工商時報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
夏月電價將自6月啟動,台灣即將步入用電的高峰期。觀察國人近年用電情況顯示,用電量仍持續增加,2018年售電量高達2,191億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但值得注意的是,民生用電2018年略有減少,顯示宣導節電的獎勵措施已發生效用。
近三年用電量概況。
台電統計顯示,2018年夏月電費的支出增加,來自「用電量增加」占比高達74%為最主要原因,至於「夏季電價費率較高」只占26%,並非首要因素。以過去三年總用電量變化情況來看,2016年全台全年用電量為2,125億度,2017年2,172億度,2018年增加到2,191億度並創歷史新高,整體呈現持續增加態勢。
從各業別用電量觀察,民生用電各有增減,2016年住戶及商業用電量638億度,2017年創史上新高為641億度,但2018年降為634億度。
研判與政府推動節能政策,和台電推動節電活動有關。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影響電力供需的因素很多,包含當年度的經濟狀況、氣候因素及民間消費及電價等變因,無法用單一指標來評論。
台電指出,2018年因推動節電活動,實際成果獲得13億度的節電成效,2019年將持續進行,並設定節電目標要達14億度。
在工業用電部分,經濟部正在研擬「系統性節能補助方案」,希望幫助業者從空調、傳動系統、加熱系統等耗電元件進行系統性節電,預計5月底對外說明內容,並從傳統產業高耗能業別開始,如水泥、建材、紡織及金屬製造業等產業。
能源局長游振偉指出,過去節電多只在個別單位上進行,缺乏整體且全面性的系統做法,經濟部目前會先找部分產業試辦,效果好就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