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儘管亞洲地區的通膨情況沒有美歐已開發國家嚴重,外銀經濟研究部門發現,亞洲通膨最大壓力竟是來自食品類別,而非歐洲地區的能源支出,由於食品通膨半數受制於進口糧食,在戰爭未息情況下,不太可能很快緩解,甚至會擴大為亞洲經濟復甦的擔憂。
惠譽信評6月「全球經濟展望(GEO)」報告指出,全球通膨壓力繼續加劇,對經濟增長前景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大。大陸封控增加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壓力,俄烏戰爭造成能源和食品供應中斷,對歐洲通膨的影響也比預期快。
美國和英國則發生服務業的通膨壓力上揚,勞動力市場的名目工資走高,惠譽在下調全球GDP增長預測的同時,大幅上調通膨預測,最需注意是通膨挑戰變得如此明顯,各國中央銀行被迫做出回應,除了日本央行還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日本通膨率目前高達2.5%,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能源價格大漲的「貢獻」最大,鑑於日圓自2月底以來大幅下跌,在貨幣傳遞滯後效果下,估計核心CPI可能會在下半年走高。
澳盛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部門,把亞洲各國相關數據攤開來比較,顯示各國食物類通膨率年增顯著,是最大問題來源。
澳盛銀統計,食物類在CPI一籃子的占比,亞洲各國排序上以印度的45.9 %最高,泰國的40.4%,排第二,台灣24.8%排名亞洲倒數第四,高於大陸、新加坡、韓國;這一年來食物類的通膨率變動,最高是印度的7.8%,台灣以7.4%居次,相對上大陸、越南僅2.3%、1.3%。
外銀經濟分析師據此建議,各國除了央行升息,政策制定者應使用行政措施,以應對食品的高通膨,尤其現在存在多種原因導致全球糧食短缺加劇,短期內食品通膨不可能緩解,民以食為天的道理下,持續的高額支出勢必會排擠更多的耐久財消費,阻礙疫後經濟來自內需支持的復甦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