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裕珍/桃園報導
桃園市部分人行道鋪磚破損、路面障礙多,引人詬病,「走路像在過五百障礙」,市府統計有25.2萬平方公尺的人行道須改善,預計6年內投入15.6億元,市議員盼市府改善腳步要再加速,維護民眾行的權益。
桃園市桃園區永安路人行道狹窄,還有多處水泥補丁,市府今年納入專案改善計畫(記者張裕珍/攝影)
市府工務局長黃治峯昨在議會進行專案報告,點出過往桃園市人行道環境差5大原因,包括鋪磚破損年久失修、電桿與私設斜坡道障礙多、樹木竄根、汽機車違規占用以及既有寬度不足。
黃治峯表示,為通盤檢討提升行人友善環境,年初成立府級的人行道服務品質專案小組,並著手巡查人行道、零星修繕並整平騎樓;部分路段若未規畫人行道,或出現規畫不良、被占用等狀況,則將納入專案改善,今年目標改善13條路段。
工務局統計,桃園市人行步道總面積達171.4萬平方公尺,15%破損嚴重,約25.2萬平方公尺須專案改善,市府將在未來6年內,投入15.6億元改善。
「改善的速度太慢了」,議員謝彰文認為,市府辦大型活動,動輒支出數百、數千萬元,但多是曇花一現,「人行道與市民息息相關」,預算不可省,市府應在3年內完成,讓市民有感。
黃治峯認為,若只是把破損人行道鋪面換新,3年內可達標,但目標6年,就是希望能一併移設變電箱、電纜地下化等,讓人行道環境更寬敞整潔,今年也將推動機車退出人行道、人行道車阻清除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