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綜合報導
從榮化被國際私募基金收購一 事,石化業點出業產窘況,包括有空汙總量限制、五輕關廠導致上游原料不夠、環評程序冗長造成大型投案停擺和大社石化工業區降編等,業界強調若不解決,預期台灣石化業恐如夕陽西落。
石化業內人士表示,私募基金願意花大錢收購榮化,顯示被該公司近幾年開發高值化產品有成,並交出優異表現,為中長期發展打下利基,獲得KKR高度肯定。不過,由此也點出榮化看淡國內投資環境,尋求其他擴展版圖途徑。
榮化大社廠。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檢視台灣石化營運現況,首先是中油年產50萬公噸的五輕關廠後,本土再也沒有新的替代上游原料供應,造成包括榮化在內的下游提料廠必須進口相對高價料源,市場競爭力因而被削弱。
其次,行政院幾年前率先對高屏地區實施空汙總量管制,對業界而言,猶如緊箍咒,業者雖有意展開擴廠行動,卻因拿不到換取用量而作罷。
至於像水資源缺乏、環評程序冗長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林園、大社兩大石化工業區內各廠,相較科技業,得不到政
府關愛的眼神,目前大型新投資案因此相繼喊卡,如中油和台橡合資上百億元的台耀石化投資案中止,以及同樣規模百億的曄揚石化迄今未見進展。
而目前業界並遭遇亟於迫切解決的大社石化工業區降編問題,依據高市先前通過的都市重劃決議,年產值逾900億元的該工業區降編期限今年將屆。
高市都發局先前表示,正展開前置規劃,將啟動工業區通盤檢討,目標不變,會由特種改為乙種,創全國首例;而榮化、中石化等11家廠商雖可繼續生產,但不能擴廠、改建,工廠將「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