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思慧/花蓮報導
花蓮縣境內河川出海口每到秋冬乾旱季節,在東北季風影響下,裸露的高灘地容易有揚塵「風飛沙」,開車眼前常是霧茫茫一片。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與縣府環保局為抑制揚塵,利用水覆蓋及綠覆蓋工法減少河川裸露面積,意外造就河床美景,甜根子草形成銀白花海美不勝收。
第九河川局自99年起辦理揚塵防制工作,每年定期辦理高壓水幕噴灑系統維護管理,並依河川地形特性執行水覆蓋、綠覆蓋、防風林等工法,採因地制宜方法來降低河川揚塵影響範圍。
九河局與縣府環保局為抑制揚塵,利用水覆蓋及綠覆蓋工法減少河川裸露面積,意外造就河床美景,甜根子草形成銀白花海。圖/九河局提供
九河局今年於花蓮溪花蓮大橋上游側沙洲,利用河川地形坡度,開挖渠道將上游的河水引進蓄水池塘,以漫淹方式濕潤砂石。另預計於秀姑巒溪高寮大橋上游側沙洲,施作葉脈式水覆蓋工法,挖掘交錯水路,藉由毛細現象潤濕砂粒,達到揚塵抑制功效。
九河局長謝明昌表示,今年度綠覆蓋工法已規畫鋪撒三類耐旱、耐貧瘠草種、樹種,鋪撒面積達16公頃,預計施作在花蓮溪月眉大橋上、下游左岸高灘斜坡及今年度剛結束疏濬工程的豐坪溪與秀姑巒溪匯流口等裸露區域,利用植物根部附著地面表土及葉片覆蓋表土,以減低因風捲起的揚塵。
今年花蓮溪、秀姑巒溪共增加40公頃綠覆蓋面積,河床廣植甜根子草等綠覆蓋,進入秋冬花期後,銀白色花海隨風搖曳,加上一旁整齊的「魚塭式」、「梯田式」水覆蓋工法,形成東部獨特河床景色。
花蓮縣環保局指出,針對縣內易揚塵河川立霧溪、花蓮溪及秀姑巒溪,已分別建置河川揚塵監測及預警系統,設置24小時懸浮微粒(PM10)濃度自動監測站,並將監測數據傳送至鄰近測站電子看板,適時啟動水幕防砂系統抑制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