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劉季清/台北報導
近年來隨著電商興起,全球零售業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細看中國、美國兩大市場可發現,阿里巴巴、亞馬遜已成為零售業的主導力量,並透過各類型創新服務,打通線上與線下生態圈。然而,台灣電商平台迄今未朝生態系格局發展,市場缺乏新的主導力量,線下、線上仍處於壁壘分明狀態。
資策會MIC分析師張筱祺分析,亞馬遜透過併購線下通路,全力打通線上線下會員,建造完整生態系。同時,亞馬遜透過無人商店這一類新店型,可收集線下消費者的行為及動機,幫助其消費者數據資料庫更完善。而線下霸主沃爾瑪則從2016年起連續併購七家電商,包括家具平台、女性電商、戶外電商、鞋類電商等。
台灣電商線下、線上仍處於壁壘分明狀態,缺乏主導力量。(圖/好房網資料中心)
張筱祺表示,沃爾瑪這樣做是為補足在電商領域缺乏的技術。舉例來說,沃爾瑪去年收購電商新星Jet.com,就是看準該平台的技術能適時為消費者搭配出最便宜的合併運貨方案。
除了沃爾瑪、亞馬遜以外,中國的阿里巴巴也透過入股多個線下通路來擴大版圖,包括無人超商、無人書店、百貨公司、連鎖超市、量販、社區雜貨等;去年阿里巴巴更斥資224億港元,入股中國量販領導品牌高鑫。
而在台灣,張筱祺分析,台灣的電商規模與實體通路有不小的落差,即便規模達200億左右的龍頭PChome或MOMO,也無法與前十大實體通路抗衡,且與前幾名如統一超、全聯等營業額上千億的業者相差甚遠。
而電商平台也未有業者轉往線下發展,在線上會員經營及各項佈局也未朝生態系發展,因此迄今尚未有產業領頭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