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柯毓庭/綜合報導
走進小小的社區教室,一群頭髮斑白的奶奶們圍著坐在中間正用筆在素陶杯上勾勒的老師陳彩雲,奶奶們年紀從50歲到90歲都有,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與教室外陰冷綿雨的天氣相比,室內溫馨的氣氛顯得溫暖而窩心,這裡是位於新北市鶯歌區建德社區中心的青花陶瓷課程。
建德社區位於鶯歌邊陲地帶,算是鶯歌最早期開發聚落之一,以陳氏家族在此處種茶為生,逐漸聚集人口成為小聚落。後來鶯歌陶瓷文化興起,一間馬賽克工廠進駐社區,附近還建立起知名陶瓷工廠「臺華窯」、「黃正南薄胎瓷」等,居民轉以陶瓷文化起家,65%都從事陶藝相關工作,有位連任8屆的老里長蘇利男便於1998年創立建德社區。
開設青花瓷課程 彩繪社區
但社區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又鄰近公墓,建德里人口老化嚴重,最後僅有633人居住,現任建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郁君接手里事務後,重新盤點資源,從老人共餐開始,將藝術人文帶回社區,更與長輩連結,開設青花瓷彩繪等系列課程,更利用青花瓷彩繪社區,成為社區特色。
林郁君說,早期社區內的男人外出工作,婦女在家帶小孩,順便賺點外快,都會找馬賽克工廠的零工做,也因此當地盛傳一句諺語叫做「一手排礪仔(馬賽克),一手育囝仔」,形容婦女邊黏馬賽克邊帶小孩的場景。
雖然靠陶瓷維生,但建德社區的居民來說,陶瓷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早期社區居民都把陶瓷當工作,卻很少有人捏過陶土、做過陶器,直到林郁君開創青花瓷課程,居民才真正認識陶藝。
53歲林郁君原是民代助理,因為協助民代處理當地大小事,對建德社區十分熟悉,也常到蘇利男家中泡茶聊天。蘇利男退休後,社區公共事務一度因此沒人處理,在蘇利男與當地居民懇求下,林郁君才接下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一職。
林郁君說,有次新北市府安排他們去參訪績優社區,她才發現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讓她萌生也想找出屬於建德社區特色發展的想法。她想到鶯歌以陶瓷聞名,開設手拉坯課程、馬賽克創作課程,但手拉坯成果要燒製、耗費時間長,居民又從小就黏馬賽克長大,「可能黏怕了」,課程成效不彰。
生活藝術化 長者畫出繽紛
因緣際會下,林郁君認識了從事青花瓷創作的老師陳彩雲,發現青花瓷十分優美,又與鶯歌陶瓷產業相呼應,便引進青花瓷創作課程,獲得極大回響。
陳彩雲說,林郁君很有自己的想法,「她跟我說鶯歌是陶瓷重鎮,希望青花瓷帶入社區,讓大家知道鶯歌邊陲也有這麼美的藝術,創造青花瓷奇蹟」,她們一起將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薰陶社區內的長者,也融入性平教育,「老人家有事做、會快樂,就可以提升能量,其實畫畫就是好玩」。
「原本大家下筆都會怕,還笑稱拿筆比鋤頭還重,我們就讓居民從石頭畫起,後來開始畫衣服、畫杯子,每個人自己創作自己穿的『團服』,穿出去參加活動,每個都人在問衣服從哪裡來的,好漂亮,讓參與課程的學員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林郁君說,從那之後學員繪製的物品開始多元化,社區牆上也因多了青花瓷紋路變得繽紛。
獲金卓越社區獎 成功再造
做出成就後,建德社區每年辦理師生聯展,精美的青花瓷作品也吸引許多民眾到場看展,更代表新北參加全國社區評比,獲得衛福部金卓越社區選拔卓越獎績效組甲等獎,市府和區公所見社區彩繪的青花瓷優美,也會委託社區彩繪青花瓷,社區也搭配各大義賣活動,將義賣所得捐給長者共餐、回饋社會。
成功再造後的建德社區事務更多更雜,讓林郁君十分忙碌,但她仍舊無時無刻不把笑容掛在臉上,她的座右銘是「用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人事物;用微笑喜悅的好心情,享受生活的每一天」,而她正用行動將座右銘付諸在生活的每一天。
動員令─新北市鶯歌區
●人口:8萬9080人(2023年12月底)
●土地面積:21.1248平方公里
●古地名:鶯歌庄
●新北市鶯歌區長鍾耀磊的一句話:鶯歌區最有特色的即是陶瓷工藝,設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及今年興建完成的新北美術館,景觀部分有鶯歌石、孫龍及山水步道,另全台著名的永吉公園,在地特色產業及風光美景,歡迎大家來鶯歌區,體驗鶯歌之美。
●代表人物:邱和成(和成欣業公司創始人)、王美玉(監察委員)、張栩(圍棋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