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因應氣候變遷,中央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高市府提出「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草案」送審,昨午開公聽會並開放青年學子參與,與會人士反映,中央既已訂立淨零策略,地方再提自治條例不免疊床架屋,律師出身的議員湯詠瑜認為,部分條文定義不明,恐與中央法律扞格且與其他縣市不一致,產生「一國兩制」。
高雄是重工業之都,碳排量占全國五分之一,要達到淨零碳排比其他五都更具挑戰,市府責由環保局訂立「高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草案,上次議會定期會二讀遭擱置,此次大會將再審議。
市議會昨開公聽會,法規委員會召集人黃柏霖表示,淨零是社會趨勢,高雄過去承載重工業汙染,環境負擔沉重,更要積極主動。環保局陸續開過4次公聽會、說明會,希望透過條例的拘束力能抑制碳排,同時發展碳經濟。環保局長張瑞琿指高雄碳排量全國最高,未來需藉由碳盤查讓廠商清楚減碳目標,並透過商轉平台活絡高雄碳經濟。
義守大學教授吳明孝指各都淨零腳步不一,有些子法還在討論,其中碳費徵收與抵換,全國標準更應一致,高雄在碳費分配上若缺乏法定標準,恐怕不利。財團法人建築中心副執行長王婉芝指永續發展暨氣候變遷因應推動不應單由環保局主責。
台灣鋼鐵公會代表指出,高市部分條文和國發會存有差異,條文內容與國家標準不一。地球公民基金會指中央已訂碳排標準,地方無需疊床架屋。主婦聯盟點出,高雄淨零草案很多細項無法對照,會造成產業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