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國欽
亞當斯密如此定義固定資本:「改良土地、購置事業上有用的機械器具,不經過進一步流通而產生收入或利潤者,即為固定資本。」以別於購買財貨而再賣出獲利的流動資本。
國內投資即固定資本形成,包括政府、公營事業及民間投資,而依資本財型態可分為住宅房屋、非住宅房屋、其他營建工程、土地改良、運輸工具、機器設備、種畜役畜乳牛、智慧財產等八項。
近年台灣經濟乏力,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投資不振所致,但何謂投資不振?是股市投資不振、房市投資不振、還是業者擴廠投資腳步放緩?
遺憾的是,在多數人的表達裡,經常語焉不詳,讓人愈看愈糊塗。總體經濟學(國民所得統計)所談的投資,不是在股市、房市買賣賺取差價的那種投資,而是設廠、買機器這類投資,這類投資又稱為固定資本形成,少了它,一國的資本存量就會下滑,經濟實力就會式微,然後所得停滯、失業升高、消費趨緩等問題便會一一浮現。
投資範圍日益寬廣準確的說,總體經濟裡所談的投資除了建廠房、買機器,還包括蓋住宅、修道路、建機場、造捷運、採購飛機、火車等等。
另外,由於美歐倡議將購置軟體、研發支出視為投資,近年各國投資、資本存量皆呈水漲船高。
事實上,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也曾經給資本下過定義,他說:「凡屬有用的機械、產生收入的建築物、土地的改良、以及學習所得的才能都可算是資本。」而形成這四類資本的支出就是投資,只是何謂學習所得的才能?
有點抽象,若依亞當斯密的定義,近年美、歐把研發等智慧財產計入投資,似有道理,然而研發支出與研發成果未必等價,其與設備支出更無法等量齊觀,如此直接計入投資是否適當,值得思考。
我們暫且將此一疑義放在一邊,那麼,到底台灣近二十年來的投資有何變化?
從主計總處甫公布的新版統計看來,有底下五大趨勢:第一、房價大漲,房子愈蓋愈多:近年國內投資總額約有10%、11%是用於蓋房子,這個比率已創下近二十年新高,過去十多年此一比率僅6%、7%。
第二、國庫空虛,建設經費愈來愈少:近年用於修道路、建機場等其他營建工程(公共建設)的預算大不如前,占國內投資總額比重由二十年前22%降至目前的9.5%。
第三、景氣趨緩,購置機器設備比重下滑:民國90年前後購置機器設備占國內投資總額比重約有四成,居各類資本形成之冠,但近年持續降低,102年已降至34%。
研發支出改列投資第四、因應競爭,研發投入愈來愈多:去年甫改版的國民所得統計,研發支出改列投資,102年研發支出5千億,併計軟體支出等智慧財產達7千億元,占國內投資21.8%,在國內投資八大項目裡名列
第二,僅次於機器設備。第五、投資觀望,投資率逐年下滑:101年舊版的投資毛額是2.79兆元,而依新版加計研發後擴至3.30兆元,新定義雖然讓投資規模胖了不少,然而依新版統計,我國投資率(投資占GNP比率)二十年來依然由28.2%降至21.5%。
總的來說,台灣這二十年來的投資已出現量變和質變,所謂量變是指民間投資、政府投資兩者的動能不如昔日甚遠,這由投資率下滑即可明白;其次,八大項的投資分配也有明顯質變,智慧財產增加固然可喜,但公共建設占比的驟降、住宅房屋占比的提高皆是嚴重警訊,必須加以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