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523

學界:這次淹水是內澇 「應從都市設計著手」

#梅雨 #洪水 #都市設計 #系統 #政策

 

記者莊琇閔、雷光涵、游明煌/台北報導

梅雨成災,學界紛紛呼籲,要重新思考洪水頻率、雨量推估的基礎外,排水、河川系統也要檢討,並以都市設計手段來解決淹水問題。

金山磺溪橋的橋橔受暴雨溪水衝刷而斷裂,工務單位封橋搶修,預計一年內修復。 記者陳珮琦/攝影金山磺溪橋的橋橔受暴雨溪水衝刷而斷裂,工務單位封橋搶修,預計一年內修復。 記者陳珮琦/攝影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說,不能再迷信工程手段,以為花錢就能解決,要回到根本,用都市設計的手段解決都市淹水問題,也就是利用空間的改造,實現「韌性城市」。

李鴻源說,以台北市為例,台北防洪達二百年標準,排水下水道每小時達七十八毫米,已經是非常高的標準。如果因為時雨量增加,就要繼續增建,不但價格昂貴跟蓋捷運差不多,也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這從過去政府動輒花幾百億預算治水,但淹水卻仍繼續發生可以證明。

過去擔任內政部長時,李鴻源就認為,治水都推給水利署,但卻只有水門、堤防、抽水站等三個處方,且實際上水利署管的是河川,也就是外水。但像這次淹水主因是都市排水不良,這是內澇,應從都市設計著手,建立可透水、吸水、保水的海綿城市,做為工程手段以外的備援系統。

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教授顧承宇說,不少地區淹水已成常態,要趁機思考排水、防洪對策。像這次基隆武崙溪的水有兩種,「外水」來自上游的萬里流下來的雨水,「內水」是基隆自己降下的雨量,當強降雨發生時,兩者相加,如果排水能力差,就發生災情,也顯示以前的排水系統設計未考慮強降雨的因素。

教授氣候學的台師大地理系教授洪致文指出,氣候本來就是變動的,國土規畫不能只看二、三十年的數據統計,來推估百年以上的洪水頻率,忽略六十年甚至八十年的氣候循環。

洪致文說,用廿年資料重現兩百年的狀況,統計上合理,實務上會有盲點。在國科會推動的「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計畫」中,整理台灣史上超過百年的降雨數據,歸納建立出一個超過百年的「台灣降雨指數」(TRI)。

洪致文舉例,台灣一九四○、五○年代的梅雨威力與颱風一樣,一九八○年代後,颱風致災性與強度高於梅雨,甚至有「空梅」,以致防災重點都轉向颱風。他擔憂,或許颱風「紅了卅年以後」,現在梅雨的強度又要釀災了。

 

作者: 聯合報 記者莊琇閔、雷光涵、游明煌/台北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