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沈婉玉/綜合報導
央行第三季理事會加重打房,部分理事直指,當前房價、地價的上漲壓力恐來自低利率,在不升息下,不動產信用管制成效有限,穩定房市最好是總體審慎措施與利率政策並行。數位理事則認為,升息不能有效壓低房價,但會推升新臺幣匯率,並加重借款者房貸債務負擔,對經濟會有嚴重的負面效果,「本行政策考量無法面面俱到,僅能力求平衡」。
央行公布第三季理事會議事錄摘要。因建商貸款購地增加,推升地價,帶動房價繼續漲,房市交易也持續熱絡,全體理事均贊同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鎖定購地貸款及第二戶房貸,稍稍加重打房力道,來抑制房市過熱。
多位理事都認為房市持續過熱,建商積極購地,推升地價,帶動房價上漲;雖然「房地合一稅 2.0」才剛上路,但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及土地買賣年增率仍過高;今年第 2 季臺灣房價指數上升有趨緩現象,但整體上升趨勢仍在。
有位理事指出,當前南部房市熱絡,市場認為主要是半導體設廠等重大投資案將帶動購屋,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價抑制效果可能不大。有位理事更憂心,央行再次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恐讓外界對信用管制的成效有疑慮,影響大眾對央行的信任度。
另位理事則指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採漸進式輕踩煞車是比較穩健的作法,或許不能降低房價與地價,但顯著降低增幅也是成效。當前房價、地價的上漲壓力可能有部分來自低利率,央行採限制貸款成數、提高購房與購地成本與降低資金來源來抑制房、地價,但最有效的方法是租稅,但租稅調整不易。
雖然低利率是房價上漲、房市過熱的原因之一,數位理事則反對升息,認為目前國內房價上漲相當部分反應原物料價格及工資大幅上漲,帶動營建成本上升,升息不能有效壓低房價且對經濟會有嚴重的負面效果。此外,臺灣家庭債務占 GDP 比率已高,且主要用來購置不動產。若房價繼續上漲,不動產貸款持續增加,當未來若啟動升息時,將加重借款者房貸債務負擔,
另位理事則認為,以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處理房市問題比較溫和,效果也似乎有限,但儘早啟動較易抑制民眾對於房價上漲的預期。長期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對房市的影響很大,房價變動不僅影響金融穩定,也會造成資源誤置,以及對民眾財富分配有不良的影響。
過去央行總對外說「採用利率處理房市問題是大而無當的作法,」這位理事表示,抑制房價若完全使用利率工具對經濟其他部門會造成很大的問題,但不是完全排除利率工具,央行可考慮在未來適當時候並行實施總體審慎政策與利率工具。部分研究也顯示,穩定房市最好是總體審慎措施與利率政策並行。
「本行政策考量無法面面俱到,僅能力求平衡。」有位理事表示,臺灣有儲蓄過高的特殊現象,部分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房價議題比較複雜,除間接影響金融穩定外,還涉及居住正義、資源配置等議題,有賴政府各部會通力合作,從供給面、需求面,以及制度面,共同尋求解決。
利率政策與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並行雖有其道理,但政策工具該在某個時點、該如何分配,要考慮許多因素,如升息恐推升新臺幣匯率,加上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同步實施,則緊縮性的政策力道或許會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