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全球電競品牌大廠雷蛇(Razer)即將在港股上市,引發電競產業熱潮湧現,但實際上,包含雷蛇在內的眾多電競相關業者,都還無法顯著獲利,主要原因在於投資電競產業非常「燒錢」,但這也是走向品牌的必經之痛,現階段只能「贏面子、輸裡子」。
國內電競大廠微星過去以製造主機板、顯示卡為主,近年來才跨足電競品牌領域。 本報資料照片
電競產業分為硬體與軟體,硬體端包含主機板、顯示卡、桌機、筆電、滑鼠鍵盤等周邊,軟體則是以電競遊戲為主;其中,前者是台廠著墨最多的面向,後者多由中美日韓等外資公司把持。
業界人士指出,電競產業主要是「以軟帶硬」,透過電競遊戲的聲勢,來帶動產業發展,例如包括華碩、宏碁、微星、技嘉等台灣科技廠,過往大多以贊助方式來打行銷戰,因此「電競是燒錢的代名詞」,直到微星切入電競品牌後,以電競筆電、板卡進軍市場後,才讓其他硬體商跟進。
以國內電競大廠微星為例,該公司過去以製造主機板、顯示卡為主,近年來才跨足電競品牌領域,但在品牌發展初期也是「賠到一塌糊塗」,而微星董事長徐祥堅持走電競品牌的路,熬過數個年頭後,二年前才開始出現顯著獲利;但時至今日,也只有微星能在電競領域獲得豐厚的收益,顯示出經營電競市場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