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鍾維軒/台北報導
北市府改造艋舺公園,預計明年施工、後年完工,工期間恐衝擊街友、周遭社區與商家,無家者聯盟指出,原夜宿公園街友外移至周遭騎樓,衍生秩序與衛生問題。公園處回應,市府舉辦2次說明會,無家者將以專案方式管理;社會局說,已規劃街友多元安置輔導方案,增加安置資源,有73%街友願意接受住宿服務。
無家者聯盟在立法院舉行「艋舺公園改建的衝擊」記者會,夜宿艋舺公園的70位無家者中,有65%會在施工期間向外移居,包括周圍店家騎樓、萬華區公共空間與台北車站。半數以上店家認為硬性驅趕無效,應在社區設立一日型住宿、行李存放空間、盥洗及庇護空間等。
北市公園處回應,市府已舉辦2次說明會,邀集府內相關單位、地方代表、在地商圈組織與公民團體,彙整各方意見後方進行規劃,對於艋舺公園內無家者原本於公園之使用,仍依市府專案管理方式,將來公園完成改善後提供所有人共融使用。
公園處說,目前艋舺公園改造案正辦理細部設計,預計於今年完成,明年辦理工程招標及施工,預計2026年完工。工程將採全區施工,施工期間台北市社會局將配合辦理輔導街友及安置事宜。
社會局強調,街友多元安置輔導措施目標是協助街友脫離流浪生活型態,11月初完成艋舺公園列冊街友意願調查,73%街友有意願接受住宿服務安排、14%街友自有資源無須協助、有6%堅持露宿在外、7%不願意回答,已陸續輔導街友配合方案實施,計畫實施期間持續輔導街友自立,盼能脫離街頭露宿。
北市社會局表示,因應艋舺公園改建,已規劃街友多元安置輔導方案,針對體弱失能街友優先安置長期照顧機構,同時鼓勵街友進住台北市或返回街友戶籍地縣市政府的中途之家,預計啟用相關住宅空間,辦理街友共居方案。
社會局指出,針對不願接受居住輔導的街友,將比照避寒、防災機制提供庇護,開放街友夜間臨時入住,並加強公私協力合作,提高民間團體申請街友住宿補助、擴增安置資源,目前芒草協會、思台灣安協會提出申請,預計可再增加10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