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國欽
白居易《買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洒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買花》下半部:「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唐代稅制依家產多寡徵稅,分為上戶、中戶及下戶。
「楊柳蔭濃水鳥啼,豆花初放麥苗齊,相逢盡道今年好,四月平陽米價低。」這是明朝于謙的詩。「有一田舍翁,低頭獨長嘆,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這是唐朝白居易的詩。
這兩首詩都談到價格,前者是敘述山西省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糧價下跌,後者是描寫長安城牡丹價格高漲,小小一叢花竟要十戶人家一年上繳的賦稅才買得到。
物價跌好,還是漲好?多數人的回答一定是跌好,因為跌了,就可以讓自己的收入買到更多東西,一旦漲了,生活就更辛苦了。兩位詩人的感覺也差不多是如此,糧價下跌讓于謙快樂,牡丹狂漲讓白居易憂心。
既然物價下跌是好事,那麼何以近期台灣、歐洲、美國物價連月下跌,我們不額手稱慶,反而風聲鶴唳擔心通縮(deflation)?如果跌價是好事,那通縮有什麼值得擔心呢?
恐讓經濟進入負向循環多數時候,我們習慣從個人、消費者的角度來想事情,較少從總體、生產者的角度來看問題。物價、房租下跌對消費者固然是好事,但對生產者、房東當然是壞消息。
把問題由個體擴大至總體,如果價格不只跌一次,而是連月、連年下跌,生產者在獲利減少下遲早會裁員、減薪甚至關廠,物價下跌的快樂很快會被裁員減薪的恐慌抵消殆盡,因為消費者也是受僱者。
而當總體經濟進入這個負向循環,經濟自然會低迷不振,價格長期下跌的好事,逐步變調為消費趨緩、投資停滯、工作難找、薪資下滑的壞事,這就是經濟學家擔心通縮的原因。
然而,物價跌到什麼地步才稱為通縮?一般而言,消費者物價(CPI)連跌兩季即代表有通縮跡象了,但這是否代表衰退將尾隨而來?觀察台灣半世紀的資料,卻也未必,通縮是個警訊,但不必然會演變成衰退。
台灣近半世紀曾出現連兩季以上物價下跌的時期,總計有六次,第一次是在民國53年,連跌三季,但這一年經濟表現相當不錯,經濟成長高達12.6%,通縮並沒有導致經濟趨緩,而至次年經濟成長依舊是兩位數。
通縮不必然演變成衰退再看民國72年至73年,消費者物價也連跌三季,這兩年的經濟成長依舊在10%上下,通縮並未對經濟的繁榮帶來任何衝擊。
再看民國95年物價又出現連兩季下滑,不少人憂心通縮將影響經濟表現,事實上這一年經濟成長仍有5.6%,次年更升至6.5%,經濟表現極為穩健,沒有絲毫衰退的跡象。
但通縮也並非都如此溫和,民國74年、75年物價連跌四季,民國90年、91年、92年物價連跌三年,還有民國98年物價連跌四季,這三次都對總體經濟帶來巨大衝擊。
尤其是90年這一次,連年物價下滑,讓經濟陷入空前低迷,期間景氣更亮出十五個月藍燈,為史上最長的藍燈區,而這也是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上的一條楚河漢界,此後台灣薪資停滯,經濟動能大不如前。通縮未必帶來衰退,不必杯弓蛇影,惟其所反映的經濟、產業及就業結構巨變,也不容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