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禎伶、魏喬怡/台北報導
新台幣依舊停留在2字頭,為強化壽險業因應匯率的能力,金管會9日公布最新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應注意事項,確定以「2012年到前一年底外匯準備金平均值」與「前一年底累積餘額」取其高的20%作為警戒線,讓壽險公司連續3個月觸及此高標準時,就多提列準備金,一次提匯兌利益的75%,直到回升到60%為止。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及匯率變化。(中時)
每月提存比率也從萬分之4.2提高到萬分之5,即壽險業要就其國外投資未避險部位,每月提存外匯準備金,一年提存數即從0.5%提高到0.6%,保險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若以2017年11月的情況為例,壽險業一年提存金額會從150元增加到180億元。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也算是台灣相對獨有的制度,即是允許壽險公司在帳上提列準備金,一旦有匯兌損失時,損失金額的50%可用準備金沖抵,減少匯率對壽險公司損益的衝擊,也可減少壽險公司每年要花費數百億元的避險成本,壽險公司每月就未避險部位及匯兌利益的50%,提存外匯準備金。
這次保險局對外匯準備金有三大改變,一是每月提存率提高到萬分之5;二是沖抵下限由前一年底準備金餘額,增加2012年到前一年底餘額平均數取高者;三是連續3個月觸及下限的加速提存條款,由匯兌利益60%提高為75%,停止門檻也從下限2倍拉高到3倍,即餘額60%。
若以2012年底到去年11月的平均數來看,門檻是389億元,而去年11月外匯準備金餘額為259億元,即是以389億元的20%為警戒線,約比舊有標準提高50%左右。
但保險局表示,去年底並沒有公司觸及警戒線,且多數已增加避險,新規定從今年1月開始適用,若有觸及警戒線連續3個月即要提高提存標準。
現行壽險公司外幣傳統保單及國外股票部分,都會採自然避險,即不會以換匯(CS) 及無本金遠期外匯(NDF)避險,若以保險局公布的數字來看,壽險業約有新台幣3兆元是未避險部位,需要每月增提外匯準備金,但此金額也會隨著投資金額及避險部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