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雅棠/台北報導
面對BA.4、BA.5再掀一波疫情,南韓擴大第四劑施打對象至50歲以上民眾、18歲以上慢性病患者、身障患者或街友收容設施的入住患者與職員。而國內周五出現首名BA.5社區感染本土個案,為北部一名20多歲女子,同時也是首例重複感染BA.5的個案,因此外界關心國內是否也會擴大接種第四劑接種對象。
對此,指揮中心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現行疫苗對變異株的防護效果沒有很好,還不需要急著擴大接種對象。可等次世代疫苗問世以及9、10月疫情狀況,考量這兩個因素後再決定是否降低接種年齡層或針對全民接種。
國內目前第四劑開放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另外,包括醫事人員、機場港口、航空機組員、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等對象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和意願接種第四劑疫苗。
黃高彬表示,國內目前還不需要急著擴大第四劑接種對象。目前第四劑針對可能致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18歲以上免疫不佳對象接種,主要是因為疫苗對防範重症仍有一定效果。
但現行的疫苗主要是針對原始株研發,對於Omicron變異株的防護力沒有很強,無法避免感染;從許多接種三劑疫苗者仍然在這波疫情中染疫也可看到這樣的結果。因此若是擴大第四劑接種對象到不容易致重症年輕族群,並無效果。
黃高彬表示,根據國外研究,BA.4、BA.5的疫情大約在BA.1、BA.2疫情過後三至四個月出現;依照國內BA.2疫情於6月達最高峰,國內可能在9、10月再出現一波疫情高峰。
另外,莫德納和BNT的次世代疫苗都將於10月左右問世,黃高彬表示,若次世代疫苗對BA.4、BA.5的防護力佳,屆時可再依據疫情狀況調整疫苗接種對象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