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朱冠諭、賈寶楠、鄭惠仁、劉明岩/綜合報導
未登記工廠提送改善計畫本月20日到期,桃園經發局昨到議會工作報告,遭質疑黑數過高,主動訪視1921家,最後申請納管卻多達3624家;經發局表示,依2019年經濟部指定範圍訪視,但範圍外原就有許多未登工廠,會再向經濟部反映。
依工廠管理輔導法規定,低汙染未登記工廠2年內申請納管、3年內要提出工廠改善計畫。經發局統計,至2月底,市府共受理末登記工廠納管案3624件,其中核准2133件、駁回578件、撤件570件;另受理工廠改善計畫案1799件,其中核准162件。
議員許家睿表示,經發局統計,在提送改善計畫期限截止前,被動申請納管工廠數量比經發局主動訪視多1倍,令人懷疑桃園違章工廠還有多少黑數;包括未提出改善計畫、已申請納管卻不符資格的業者,接下來市府都要積極解決。
經發局工業行政科長施合隆解釋,2019經濟部要求盤點的未登工廠範圍,多屬位在農地上且較密集的區塊,時間倉促,但在範圍外的工業區旁、一般道路巷弄甚至社區和家庭,原本就有許多未登工廠,「應該至今沒人能掌握確切數字」。
施合隆說,桃園市工業發達,但工業用地太少,導致未登工廠多且分布零散,未來如何處理,還要看經濟部態度,這次將先協助申請納管的3624家。
昨也有多名議員質疑駁回案件數量過高,駁回率六都第1,卻多未說明原因,導致工廠無所適從。議員黃敬平認為,恐有濫用行政裁量及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的疑慮;議員呂林小鳳批駁回率高是剝奪業者權益,廠商有意配合改善但轉型困難,應輔導優先。
施合隆說,桃園市仍以輔導業者優先,多次輔導仍未符合規定才駁回,公文中都會敘明駁回理由,目前已向經濟部爭取,已駁回的業者如主動提出工廠改善計畫,能有機會重新納管,目前經濟部仍研議中;至於已納管的業者,將持續輔導完成工廠改善計畫,逐步完成工廠合法化。
彰化縣經濟暨綠能發展處指出,彰化縣率全國之先,在2017年委外、2018年全面普查未登記工廠,沒有桃園市類似情形。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統計,高雄市未登記工廠的列管名單有4228家,至去年3月21日止,高雄市共4412家提出申請,相差184家,經發局坦承實際申請數字存在落差,但已很貼近實際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