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怡嘉、倪浩倫/專訪
目前的長照服務,多為年紀大、身障失能後給予的照護,但近年活力老化的概念受到重視,社區長照前端可協助健康預防,延後老人長照的使用時間,後端長照則可納入居家安寧,讓生命快到盡頭的老人回到熟悉的家受到照護,雖然醫療費用仍由健保支付,卻可節省病房醫療資源,長照將不只是長照而己,還可以創造更多元的服務。
長照若納入安寧照護,以減少醫療資源。(好房網News資料中心)
林萬億表示,面臨人口日漸老化,可以預期的是,依賴長照的人口會變多,長照的負荷將會愈來愈重,長照應做一些改變,讓成長曲線延緩。
活力老化的概念近年方興未艾,長照應再往前走,可透過社家署的社區關懷據點或老人服務中心,讓衛生所為老人簡易量測血壓、飲食演講或進行衛教,甚至帶動老人做團康聯誼,讓老人身心都能獲得健康,延後進入長照的時間。
台灣現在為老人做的都是治療導向,因為有治療才有錢賺,如果能將每個環結結合,包括社區醫療、到宅醫療、到宅護理及復健等,雖然分散在不同主管機關,用的是不同的錢,但在銜接後,反而可以互相發揮功能,減少彼此的支出。
除前端外,長照在後端銜接上也有多元發展的可能,林萬億說,目前癌末病患的安寧照護,最後都是待在醫院病房,一待就是1個月,其實癌末病患多數都希望回到住家,病人回家後,醫生每3天1次到宅醫療,其他時間由照服員幫忙,不僅節省病房等醫療資源,病患也獲得最想要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