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真楷/特稿
柯文哲準備重新定義台北樣貌。只是,統一招牌格式,就能讓街景從醜陋變美麗?又或者,要改變街景,單靠拆除凌亂招牌就行了嗎?更甚者,要挽救中華民國美學,單靠一招半式就能完成嗎?如果說,柯文哲的腦海,迄今仍沒有一幅清晰的「台北地景都更」圖像,那麼,濫拆一通,終將治標不治本,白忙一場。
雜亂無章的建築,突兀刺眼的招牌,造就台北出了名的醜陋街景。這件事,你我心知肚明,當然期待誰能來改變這一切。只是,攤開柯市府策略地圖,從使命、願景到核心價值,沒有一項與改變市容有關;換言之,柯原先的戰略目標,與「美」並無關聯。因此,他說要整頓市容,立意雖良善,但若真有心,就該回頭省思整體戰略,而非天外飛來一筆單一政策。
理由在於,市區招牌確實該改,問題是,即便統一規格,或全數拆除,市容就會從此逆轉嗎?所以整頓招牌後,下一步是什麼,才是重點。更進一步來說,北市擁有高達6成逾30年老屋,撇開建築體本身美醜不談,外牆大多汙黑斑駁,若要除舊布新,必然牽動到都更政策是否要將「美化建築外牆」納入。
所以,柯即將端出的「都更戰略方案」,有將「追求美」這件事納入其中嗎?若無,說要挽救中華民國美學,是緣木求魚。更重要的是,台灣歷經殖民歲月,建築風格紛雜,是歷史必然。因此,無論政府再有魄力,也不可能將全北市270萬人居處環境砍掉重練;所以,追根究柢,還是得回頭提升民眾美學素養,讓改變從個人做起,整座城市也才有穿著西裝改西裝的能量。
只是,這些工程,需要時間,難以一蹴可幾,柯文哲真有決心當起草者嗎?因此,柯確有必要重新修正總體施政戰略,否則光是只有「拆招牌」,就是見樹不見林,奢談完成「台北地景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