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712

暖冬食物變少 南方澳烏魚瘦了

#地方 #烏魚 #烏金

記者吳佩旻/宜蘭報導

宜蘭南方澳「烏金」大豐收,24日起捕獲逾12萬尾烏魚,漁民笑稱年終有著落了,但有漁民發現,今年捕到的烏魚部分體型偏小,卵也較少;專家表示,受到暖冬效應及降雨量影響,烏魚的主食減少了,抱卵率也降低,因此體型相對變小。

受到暖冬效應影響,宜蘭縣南方澳今年捕獲的烏魚子有明顯大小差別。 記者吳佩旻/攝影受到暖冬效應影響,宜蘭縣南方澳今年捕獲的烏魚子有明顯大小差別。 記者吳佩旻/攝影

宜蘭縣南方澳三腳虎漁船原以捕撈鯖魚為主,冬季鯖鯓魚類捕獲量少,恰好此時烏魚游經宜蘭外海產卵,部分漁民改捕「烏金」補貼收入。蘇澳區漁會表示,烏魚通常出現在冬至前後2周,今年初期捕獲量較以往多,魚汛期預計可延續至農曆過年,預估總漁獲量將勝過去年。

但有漁民發現,剖開烏魚,金黃色的卵變小了,烏魚子比前幾年小,數量也變少。將烏魚子放在手上,可明顯看出大小之分,往年出現的正常尺寸比成人的臉還大,約有7、8兩,今年的迷你版則比手掌還小,有的不到5兩。

「烏魚的食物變少了!」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李國添表示,烏魚通常沿18度C大陸沿岸流南下,到台灣西南岸產卵,途中被漁民攔截捕獲,今年暖冬降雨不豐沛,從長江一帶流下來的營養源較少,烏魚主食藻類減少了,因此變小,魚卵也相較南部捕獲的較不成熟。

他指出,其實早期宜蘭外海並不是烏魚的產卵地,從2005年起,受到聖嬰現象影響,烏魚產卵沿途被約22度C的黑潮支流阻擋,因溫度不適合產卵,轉而北上進入宜蘭灣,漁民才會捕獲烏魚。他強調,有更多烏魚轉往宜蘭產卵,不一定代表暖化嚴重,而是烏魚找到合適的替代產卵場,為維護產卵場,切記不能過度捕撈。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