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台灣金融研訓日揭露最新的「台灣金融生活調查結果 」,除了顯示台灣的財務脆弱者仍有改善空間之外,並且有五大發現。前三者是在金融詐騙猖獗之下,超過六成五的受訪者自信能夠識破並拒絕金融詐騙;其次是向金融機構借貸購屋或投資的比率大增至56.3%;其三則是有79.3%的受訪者表示「支應生活」已不再輕鬆。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指出,此調查是參考英國與澳洲的作法,著手對台灣進行金融生活調查,尤其特別對財務脆弱者增加其韌性進行調查和尋求改善之道;此外,這次亦作出跨年的比較,是在2024年5至6月進行調查。其中在防詐意識上,接受委託的世新大學調查,比起詐騙電話在2022年要打3.5次成功,2024年,已要打6.2次才成功。
研訓院資深處長傅清源在簡報中指出,今年的五大發現,包括民眾防詐意識提高、購屋及投資需求增加使借貸熱潮升、通膨有感使支應生活壓力增加、緊急籌款能力有進步、疫情強化保險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購屋及投資需求增加,造就借貸熱潮升,選擇向金融機構借貸購屋或投資的比重增至56.3%,較2022年的43.6%大幅提升;而隨著2022年以來整體通膨上升,台灣民眾的日常支出也面臨挑戰,有79.3%的受訪者表示「支應生活」已不再輕鬆,相較於2022年,這一比重明顯上升。
在緊急籌款方面,向銀行貸款比率有提升,至13.4%,變賣股票也增至13.7%,比率較2022年大增,亦為各種變現方式最多。另外在保險方面,保障危機意識也提高,覺得保險還不夠的,已從2022年的11%提高至17.4%。
另外,本次也進行金融風險抵抗力的調查,主要檢視面對財務困難的承受力和恢復力。調查顯示,落於「低」與「極低」的財務脆弱者,比重有大幅減少的趨勢,從21.9%降至3.5%。調查也特別針對財務脆弱者進行了深入質性訪談與分析,結果顯示這些財脆者受限於收入不穩定與對金融的有限認知,他們在金融體系中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缺乏足夠的韌性以應對經濟壓力或突發事件。傅清源也指出,約有一半的受訪者在使用金融服務及產品時,仍沒有自信,也是日後有待提升之處。
金研院今年的調查也發現,財務脆弱者有共同的行為迷思,包括一、緊急預備金的模糊界線;二、消費管理的極端分布;三、投資儲蓄混淆與衝動投資:四、快速致富的迷思與無視風險;五、對正規金融體系的不信任與脫離;六、買保險是社交而非金融行為;七、資訊來源的片面與過度自信,主要和資訊多來自同溫層,或是社群網紅等有關;八、金融素養的M型分布。
調查也顯示,財脆者面對債務只能尋求親友及非正規金融,其共同困難包括金融機構的審核流程繁瑣、金融機構對收入證明要求過於嚴苛、信用條件不佳被拒絕、人情借款方便四大問題。
金研院也建議,當前台灣財務脆弱者的金融行為與風險樣態,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包括社會文化的影響、金融教育的不足以及制度化支持的缺失。應該多去理解而不要責怪,透過全面性的教育與政策介入,才能逐步降低這些族群的財務脆弱性。進一步推動全民的財務健康與穩定發展,提升信用管理與信用評分的知識、了解正式借貸管道的運作規則、尋求正規金融諮詢服務的能力、提升借貸及還款評估的能力。
至於改善財脆者處境的建議,金融研訓院認為,主管機關應要求網紅有專業證照、規範新興金融交易平台和強化資訊揭露、結合社會資源來強化打擊金融投資詐騙,而金融產業則不應過度強調銷售,強化員工面對弱勢客戶的理解及諮詢輔導能力、研發適合財脆者強化儲蓄與抗風險的金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