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簡國帆
在德國國會大選前的電視辯論會上,競逐總理大位的社民黨(SPD)黨魁舒茲(Martin Schulz)猛烈抨擊現任總理梅克爾處理難民危機的做法,並批評在德國柴油車排廢造假上,政府對車商太過寬容,在在凸顯梅克爾未來將遭遇的挑戰。梅克爾選後立即面臨的最大難題,將是組閣。
德國可能的政府組合(圖/經濟日報)
2005年起便擔任總理的梅克爾,在電視辯論裡展現出經驗老到的氣度,成功擄獲選民的心,民調顯示,49%受訪選民認為梅克爾較可信,僅29%偏好舒茲。即便是大選民調,梅克爾帶領的基民/基社聯盟支持率為36.5%,遙遙領先社民黨的23.5%,顯示執政聯盟可望在24日的選舉中獲勝,梅克爾取得第四任總理之路已是坦途一片。
不過,舒茲在電視辯論中所批評的議題,確實打中梅克爾的痛處。梅克爾2015年開放邊界,要收容上百萬名難民,但這些新移民卻屢傳犯罪事件,加上文化差異,不僅在去年重創梅克爾的政治聲望,迄今仍餘波盪漾,社會持續激辯難民議題。
為化解民眾疑慮,梅克爾除重申立場並辯護決策,她領導的政府也已根據語言和職訓設計整合策略,讓新來者能迅速融入職場與文化,例如要強制上語言課程600小時,及加快工作許可批准流程等。法規也納入「交換」條款,若新入移民不上語言課,當局有權削減補貼,但這麼嚴格的規定也考驗往後幾年德國收容體系的極限,若請求庇護者再度暴增,將超過體系的能耐。
在汽車業部分,2013年被稱為「汽車總理」的梅克爾,將一次面臨柴油車排廢造假醜聞、淨化空氣及電動車崛起等三個難題,而這些難題又攸關就業與經濟。汽車業在德國直接與間接聘僱近100萬名勞工,其中66%工作仰賴內燃機引擎這種可能即將過時的科技,而德國車商推動電動車技術的腳步又慢於同業。柴油車排廢造假醜聞、德國車商涉嫌共謀操縱排廢技術,加上一些城市擬定將禁止柴油車上路的計畫,也已助長公眾怒火。
針對「柴油門」醜聞,梅克爾已展現強硬態度,表明對相關廠商鑽法律漏洞感到「憤怒」,將施壓要求車商創新,政府也會協助因應電動車與自駕車等技術挑戰,她也反對一些城市要完全或部分禁止柴油車上路的政策。
但追根究柢,仍有賴汽車業創新。梅克爾或許能藉提供誘因吸引車商開發新技術,但若只有蘿蔔、沒有棒子,德國車商可能會變成21世紀的煤炭產業,而在蘿蔔與棒子之間取得平衡,將考驗梅克爾的政治手腕。
此外,梅克爾選後的最立即難題,將是籌組聯合政府。基民/基社聯盟雖可望大勝,卻不足以贏得單獨籌組內閣的多數席次,梅克爾有兩個選項,一是再與社民黨共組聯合政府,二是和自由民主黨及綠黨合組「三方聯盟政府」。梅克爾已排除和極左派、極右派政黨共組政府。
若梅克爾選擇再與社民黨合作,將在國會面臨更龐大的反對勢力,因為反移民的另類選擇黨與德國左翼黨也將進入國會,況且舒茲6月受訪時已排除再與梅克爾合作的可能性。
雖然基民/基社聯盟也傾向和自由民主黨合作,但可能還須納入綠黨才能達成國會多數席次,當三方都涉入,勢將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克服歧見。(綜合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