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報導
上周國際金融市場異常熱鬧,本來美國聯準會的決策會議就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後來又有阿里巴巴在紐約的上市案,加上蘇格蘭的獨立公投事件,以及大陸人民銀行的放寬貨幣措施。這些原本是各自獨立的事件,在今日訊息傳遞快速和全球金融市場相互連結下,卻形成相激相盪的局面。
上周國際金融市場異常熱鬧,全球金融市場相互連結,形成激盪的局面。(好房資料中心)
上周最被注意的事件,首推美國聯準會決策會議後的決定。之前出現各種猜測,主要在於最後會偏向鷹派或鴿派,而股市和匯市則隨著各種預測波動。在決策會議前兩周,多數專家預測聯準會還不會提高利率,但認為可能在報告中暗示將提前升息,於是美元開始走揚,美股則呈現觀望。不過隨著決策會議日子愈接近,上周出現愈來愈多的消息,各界解讀分歧,讓投資大眾目不暇給。
例如上周二美國勞工部公布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上揚1.8%,與前月持平符合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復甦日益穩健,但物價溫和,以此推測聯準會沒有升息以壓抑通膨的急迫性,其升息時間點最快也是在明年上半。接著勞工部在周三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節性調整後較前月下滑0.2%,是2013年4月以來首度下降,更讓市場認為聯準會將擁有更多彈性,繼續維持利率於低檔,以刺激經濟成長與創造就業機會。當這些訊息發出後,美國股市受到激勵,道瓊工業指數不僅維持在1萬7千點以上的高檔,而且驚驚漲屢創歷史新高。
然而其間亦發生了幾件金融事件,讓投資大眾驚訝,並引起市場騷動。例如,美股在周二盤中,道瓊突然出現跳漲百點,令市場人士有些納悶,後來推估是大陸的新聞網站在深夜報導,中國五大國有銀行承認人民銀行將對其實施5千億元人民幣的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這等同人行調降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意味著在美國量化寬鬆措施(QE)退場接近尾聲時,大陸跳出來維持全球貨幣寬鬆環境,全球股市勢將受到鼓舞。當然也有市場人士認為,以此因果關係推論未免牽拖太遠,並舉證說,美股周二盤中,華爾街日報記者希爾森於同時發出一則報導指出,聯準會在本次決策會議後的聲明中可能會保留「維持低利率相當一段時間」的文字,預示聯準會在經濟仍未全面復甦下並不急著升息。
由於希爾森素有美聯準通訊社的美稱,過去他的報導幾乎就是預示著聯準會的決策結果,因而有人認為,希爾森的報導才是促使美股跳漲的主因。無論是何原因,金融市場的波動是事實,其後聯準會的決策也終於出爐了,會後聲明顯示,聯準會每月購債操作的規模將再縮減100億美元,而且「在購債操作退場後」仍將維持利率極低水準「相當一段時間」,但又暗示一旦開始升息,升息步調可能比原先預期快。聯準會這種鴿中帶鷹的立場,很快的帶動資金湧入美元,使美元成為當前國際匯市最為強勢貨幣。上周四美元兌主要貨幣全面勁揚,兌日圓最高衝到108.72日圓,寫下2008年9月以來新高價;兌歐元一度漲到1.2834美元,為14個月新高;兌英鎊升值0.1%,至1.6263美元。美元指數最高來到84.814點,創2010年7月以來新高。
就在市場傾向利率將維持低檔的時候,蘇格蘭於周四舉行脫離英國的獨立公投,股市觀望氣氛濃厚。隨著蘇格蘭獨立公投被否決機率的提高,在美元強勢下的美股,上周竟然連續5日上揚,持續創新高。因為在此之前,投資人還是擔心萬一蘇格蘭通過獨立公投,其所帶來的歐洲政經不確定性的影響將很深遠,因而壓抑了股市的上揚。再看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上周五在紐約證交所啟動上市。阿里巴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計畫募資218億美元,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案。最後每股的發行價訂為68美元,股價在第一個交易日較其發行價上升了38%,使其市值超過2,3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17大上市公司。
阿里巴巴的中國背景和僅15年的成長歷史,選擇在此時進行IPO,搭上美國股市創下新高的時點,不僅開啟了中國大型民營公司進軍美國市場的先河,更在美國IPO史留下重要記錄,堪稱互聯網和金融界的盛事。上述每個事件看似獨立,卻又互相牽連,一方面美國金融政策影響全球,一方面大陸放寬貨幣也回頭影響美國股市,而各國的政治事件更牽動著全球股市的神經,上周是蘇格蘭,之前有烏克蘭和伊拉克。
而大陸經濟崛起,已從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現在大陸的民營公司進一步成為全球人士都可投資的跨國企業;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讓全球投資人的投資視野和範圍更為擴大。面對「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台灣的執政者和投資人如何積極面對,應是值得國人一起正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