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郝龍斌日前宣布,推出「都市更新快速通關」方案,以及「老屋重建」方案,與其它現存北市都更方案,整合成「多元都更方案」,讓民眾自由選擇最有利者進行,也象徵北市府不再堅持「大街廓範圍都更」,北市都更可能因此呈現不同以往的風貌,這項政策的主要推手是副市長張金鶚,而靈感則來自他30年前還在麻省理工學院當學生時的研究論文。
為了讓市容美麗又符合市民需求,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已深入研究逾30載。(擷取自中時電子報)
針對多元都更案引發外界質疑,是否不利已在整合中的大街廓都更案進行,台北市未來的都更會不會因此不夠「整齊氣派」,而是零零落落?為了釋疑,張金鶚花時間向媒體說明構想的來源,還拿出他30年前在當學生時的研究論文內容作「輔助道具」。
張金鶚說,他大學時唸建築,滿腦子想的都是蓋房子,畢業設計是沿著台北大橋北端區域進行都市更新,一開始想到的就是把舊建築物全部拆掉,沿著河岸蓋「景觀大樓」。但後來到麻省理工念都市計畫,有位人類學老師突然問他,蓋好房子後,「人呢」?他心裡想,人還不簡單嗎?房子蓋好就搬進去,但老師卻要他多去問一些人。
親身走訪 了解居民想法張金鶚說,當年萬華柳鄉正在都市更新,他就在暑假向市府申請實習,到萬華訪問許多居民,並蒐集到30、40捲的當地民眾訪談錄音,令他頗為震撼。因為若以衣服做比喻,多數當地居民想的其實是只要一件新的「平常衣服」,但政府要塞給他們的卻是「一套新西裝」,令張金鶚不解,為何大家不愛新西裝呢?他後來又到了蘭嶼參訪,蘭嶼當時蓋了很多國宅,但當地居民多半不願離開傳統半穴居的傳統住屋,新國宅反而變成「養豬場」,這一切讓他開始思考,都更究竟為了什麼?並成為後來他研究論文的主題,「居民參與下的零碎發展、慢慢改變城市風貌」。
張金鶚說,大街廓都更看起來確實整齊、氣派,但國外研究亞洲主要城市新建築,都是外觀相近的高樓大廈,內部裝潢也一樣,連銷售手法型錄都差不多,只有文字不同,完全就像是「美國夢」的統一翻版。這不是說不好,但完全不見城市特色,這真的是台灣民眾想要的嗎?
張金鶚說,若擺脫大街廓的僵固思考,就在原巷道內區分成小塊談都更,因為建築基地退縮、不會蓋得太高,且可以讓附近居民參與討論,如果能談成就改建、談不成就維持現狀,就不會出現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可以讓都更像「慢慢長出來的」,外觀上或許不完美,但卻是像「有機的」。他也希望藉此方案,讓更多人開始思考「都更究竟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