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成蔭/新北報導
新北市百年歷史的淡水「施家古厝」,新北文化局規畫下月施工修復再利用,28日開說明會,卻有清水巖信徒拉白布條抗議,反對修復「施家破厝」。文資人士認為,僅清水巖信徒及重建街等少數民眾反對,一般民眾多無特定立場。文化局表示,會再溝通。
原名「榮記大厝」的施家古厝於2005年公告為縣定古蹟,是日治時期全台最大木材商施坤山的故居,也是淡水市區內僅存的閩南院落建築。
文化局原本規畫修復再利用,卻因54年前都市計畫要開闢六號道路,地方希望古厝可遷移或拆除,且荒廢的古厝修復工法不易,8度流標,最後提高到5千萬元經費才發包,規畫闢步道連接,計畫7月21日施工。
附近淡水清水巖(祖師廟)20多名信徒到場舉白布條抗議,反對保存「施家破厝」,認為當地道路太窄,不利發展,連消防車、救護車都不好進出,要求闢路廢古厝。
清水巖總幹事李建勝說,他從小在當地長大,古厝只有一面牆是舊有,其他都已翻新,古蹟認定上有問題。六號道路遲未開通影響居民安全,連重建街上老屋都無法整修,影響民眾權益。
信徒們說,清水巖其實有心協調,願意出錢遷移古厝,但市府堅持修復,廟宇施工曾不小心碰到古厝兩片磁磚,就被罰50多萬。
文化局文化設施科長林文中說,市府承諾協助包商和清水巖溝通,才得以發包,若後續協調有困難,將先從中正路8巷一側先修復。修復後,會交給淡水古蹟博物館管理。
新工處用地科表示,六號道路徵收的道路用地已部分返還原地主,再加上市區道路規範,道路斜坡角度須在12%以下,已決定道路維持現狀,居民有修屋需求申請開發整建時,可說明施工機具如何使用申請路權。
地方人士說,施家古厝擋住清水巖大門,打通將重見光明,交通也更方便,廟方長期以救災車難以進出為訴求,但重建街地形陡、巷弄窄,難以施工。
文資人士說,廟方為爭取門面反對古厝原地修復,但今年端午節祖師廟遶境時,有地方頭人曾請示祖師爺「六號道路可不可以保佑順利開通」,得到的回答是「以和為貴、強求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