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徐如宜、王勇超/高雄報導
左營海軍眷村59公頃腹地、保留近千棟眷舍,高雄市文化局2010年登錄為高雄市文化景觀,採「以住代護」方式修繕活化,但地方抱怨活化速度太慢,「長輩們可能等不到家園再現」,且不少眷舍破損、漏水嚴重,呼籲公部門加強修整、加速活化;高市文化局指出,已規畫老舊眷村加速活化方案,明晚召開說明會,邀在地里長里民、民代、眷村團體、公民團體等共同討論。
市議員李柏毅說,左營海軍眷村包括明德新村、建業新村、合群新村,目前明德新村採取「以住代護」,建業新村是公部門預算做整修,合群新村可能會跟民間合作來開發。
「開發速度實在不夠快!」李柏毅說,眷舍漏水、閒置問題以合群新村為主,曾多次向市政府建議,怎麼開發都表示支持,也建議開發前「公設先行」,包括眷村文史館與旗艦型長照計畫先進駐,並結合民間力量開發合群新村。
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說,左營海軍眷村2010年登錄為文化景觀,2013年就推出「以住代護」活化政策,現在房子越來越破舊,蚊子越來越多,活化變成僵化,整體環境並沒有變得更好。
李眉蓁指出,高雄是六都之一,經費、人才都比別人多,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卻沒效率,從市長到文化局都要檢討,市府不能只是喊口號、打高空、描繪美麗願景,當務之急要先把眷村環境做好、舊建築保存好,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長輩們還有多少時間等待?」合群里長倪同慧直言,當時登錄文化景觀前,軍方還派人修繕、整理,十多年過去了,市府強調努力找經費,部分採「以住代護」修繕活化,但速度實在太慢,且破舊眷舍可能積水、孳生病媒蚊,長輩可能看不到成果。
文化局表示,已委託高雄大學教師陳啓仁就海軍眷村保存與活化行通盤檢討。未來將在財務可行基礎下,融入生活、文創與庶民經濟,帶入公幼、公托、日照、多功能活動中心、停車、綠地及商業等複合機能,盼左營海軍眷村再生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