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節節攀升,據衛福部統計已連續3年上升,因應新生兒死亡問題嚴重,衛福部國健署舉行「強化健康新世代-投資可預防嬰兒死亡策略國際研討會」。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林真夙表示,研討會主要在蒐集國外經驗,未來將針對早產兒照護上精進做為,同時也幫助準媽媽們在孕期中及早健檢掌握自身及胎兒健康。
衛福部統計,台灣2022年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4.4、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2.8,已連續三年上升。不過,自1990年以來,全球在降低未滿5歲兒童及新生兒死亡率方面,死亡總數已從1990年的1280萬下降到2021年的500萬,死亡率下降59%;另外,新生兒死亡人數也有所下降,從1990年的520萬下降到2021年的230萬。
為了解決台灣新生兒死亡率與國際趨勢相左的情形。國健署上月舉行「強化健康新世代-投資可預防嬰兒死亡策略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泰國等專家,針對精進周產期照護及早產兒照護等議題分享實務經驗與未來發展方向。
林真夙說,全球新生兒主要死因分別為早產、出生併發症(出生窒息)、新生兒感染和先天性畸形,這些因素約占未滿五歲兒童死亡之4成。因此,應積極尋求預防這些問題發生的方法,並確保獲得有品質的兒童醫療保健服務的可近性。
美國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臨床兒科教授Henry Lee分享,早產是導致潛在可預防嬰兒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州周產期品質照護協作組織便是運用數據蒐集、追蹤趨勢等方法,精進周產期照護品質,降低可預防的嬰兒死亡率。
林真夙表示,在本次研討會,將目前「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中,有關新生兒和兒科重症醫療進展,以及「低(含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計畫」之推動經驗分享給國際。衛福部2021年啟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完善從懷孕到生產、新生兒成長的相關醫療照護及追蹤關懷服務,從生命的源起,挹注兒童醫療及健康資源,以減少新生兒可避免的死亡,並自2024年起更擴大推動。
林真夙指出,經過研討會後,確實國內在早產兒照護上還能夠更精進,包括該如何幫助孕媽咪更早開始監測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後續的14次的孕婦健檢該如何早期預防相關疾病,即使出現異常症狀,該如何早期治療介入,都是未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