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
桃園市文化局公告的歷史建築大園區福海宮,因配合航空城開發拆遷,引發信眾意見分歧。部分信眾因為不滿管委會答應遷建,昨天在廟埕上演「有廟無神」的慶典祭儀活動,還因此要向玉皇大帝告御狀,讓現場氣氛一度尷尬;文化局表示,福海宮遷移計畫既然過關,廟方就可以執行,如委員會改組決議不遷,需重新送審。
竹圍福海宮至今已有170年歷史,主祀輔信王公,最初是民間家廟,但後來隨著地方發展及信仰需求,2007年轉為地方公廟,2013年祭儀特色「飛輦轎、過金火」被登錄桃園市無形文化資產,宮廟也在2017年登錄為有型文化資產,但近年因遷建問題爭議不斷,甚至衍生官司訴訟。
現任管委會同意遷建,相關計畫已報文化局審核通過,但反對信眾認為管委會決議違背神明旨意,因此上演「有廟無神」的慶典戲碼。
雖然主祀輔信王公不在,但反對信眾仍請桃園景福宮主祀開漳聖王坐鎮,並替開漳聖王反穿黃袍,象徵向玉皇大帝告御狀,現場也發動連署罷免現任主委,引發現任委員會不滿,令與會來賓略顯尷尬。部分地方民代和官員未現身,被解讀為不願意捲入兩派紛爭。
文化局表示,福海宮遷移計畫既然過關,廟方就可以執行,遷移工程必須符合文資會的決議包括新廟必須呈現原有廟宇的重要構建,至於以後如果委員會改組有新的決議例如不遷移,就要重新送計畫交由市政府都發、文化局等單位審查。
福海宮現任管委會則強調,廟方遷建與決策完全按組織章程行事,即使牽涉訴訟,最後結果也是勝訴,而廟方舉辦的活動也不會受此影響,4月27日仍會在暫時安置的紅壇舉辦「飛輦轎、過金火」傳統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