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農曆3月23日是媽祖生日,「3月瘋媽祖」已成了台灣庶民文化最盛大的活動之一,此刻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遠足文化出版《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3本圖解導覽,讓民眾在參與、體驗媽祖遶境之際,也能了解媽祖文化的核心價值。
2014媽祖遶境進香資訊。(截取自遠足文化)
北港朝天宮每年都有兩次迎媽祖活動,時間分別是元宵節跟媽祖生日前夕,北港人自稱有兩次過年。
主要的活動分成媽祖遶境與藝閣遊行兩大部分,前者由各大陣頭與神轎隊伍,穿梭街坊小巷;後者由孩子們巧扮民間故事主角,坐在藝閣上遊街,「媽祖達人」林茂賢說,「這些孩子遊行時都不會鬧著上廁所,之後回家都乖乖的,因為媽祖有保佑。」
跋涉300公里 點心吃不完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長達9天8夜,來回超過300公里,「你以為會瘦?錯了,要減肥的不要來。」林茂賢說,沿途都有民眾準備各種食物點心,不吃還不讓過,「誰說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在媽祖遶境過程,這些都不成立。」
路線沒固定 超市照樣衝
除了吃不擔心,從住宿歇息,按摩肩背到贈送痠痛貼布樣樣俱全。鎮瀾宮媽祖遶境對於素不相識的進香客所展現的關懷,是最正港的台灣人情味。
白沙屯拱天宮的媽祖遶境堅持古俗,必須徒步而行,沒有固定路線,一切依媽祖指示,透過轎夫感應確認行進方向,神奇的是,每次都可以準時抵達。
林茂賢說,因為沒有固定路線,媽祖曾走過民宅,防波堤到過濁水溪,甚至逆向走濱海公路,一次還衝進全聯超市,繞一圈再出來,「今年如果要走高速公路,我也不意外。」由於路線無法預料,看到媽祖「突然」出現眼前,民眾根本來不及拿香,只能徒手默拜。
「靠政府不如靠媽祖」
多年研究媽祖文化,林茂賢要求大四學生去媽祖遶境當作「成年禮」,「靠政府不如靠媽祖,媽祖可以讓人們心靈得到慰藉。」林茂賢認為「遶境」其實可解釋成一種集體心靈治療。
「我看過80多歲的老阿嬤一看到媽祖來了,手就不停抖動,開始掉淚,看過那一幕就能了解媽祖非存在不可的理由。」
文資局局長施國隆表示,這3項宗教活動已指定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每年超過數10萬人參與,許多年輕人也加入體驗行列,這套書希望透過活潑圖解的方式介紹宗教、儀式、旗幟等內容,了解媽祖對於台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