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國欽/綜合報導
漢昭帝始元六年(西元前81年)漢朝召開鹽鐵會議,與會者有中央及地方代表(賢良及文學),他們主張廢止鹽鐵官賣,而桑弘羊及御史等官員則是主張鹽鐵官賣仍有其必要。
■主計總處指105年中央政府負擔軍公教年金經費1,698億元,而財政部援引政事別「退撫支出」加軍公教保險費計1,686億,兩者有落差。惟自93年起軍人退撫儲金已由退撫支出移至國防支出,預算內涵極為複雜。西元前81年,漢朝大臣霍光邀學者專家(賢良及文學)六十餘人召開了一場全國經濟會議,與會者就鹽、鐵專賣、賦稅制度及產業政策進行辯論。
財政大臣桑弘羊主導三十餘年的鹽鐵專賣制度,成為這場大會的焦點,因此這場會議也稱為鹽鐵會議,會議記錄即著名的鹽鐵論。古時鹽、鐵原屬民營,至漢武帝為籌措遠征匈奴的軍費,將其收歸國有,而桑弘羊正是主導這項政策的靈魂人物,司馬遷曾在史記裡推崇桑弘羊此舉創造了「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的成就。
但大凡天下事,有贊成就有反對的,尤其涉及如此龐大的專賣利益,更是如此。開會以遂政冶目的鹽、鐵專賣利益充實國庫,讓軍費無憂,武帝時自然無人反對,但武帝之後,就出現不同的聲音了。與桑弘羊一同輔佐昭帝的霍光因此召開了這場鹽鐵大會,會議最後的結論是廢止鹽鐵官賣,桑弘羊遂黯然下台。
這場會議雖獲致廢止鹽鐵官賣的結論,但思及鹽鐵官賣可為國庫賺進大把銀子,終西漢一朝並未採行此次會議結論,仍繼續實行桑弘羊的鹽鐵專賣。那麼,霍光大費周章召開大會意義何在?部份史學家認為這場會議不過是霍光運用賢良文學之力,扳倒桑弘羊的策略罷了。
從兩千年前這場鹽鐵會議可以明白,政治人物開大會,表面上有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私底下卻另有一套盤算。二十年來,我們政府開了多少大會,許多時候不就是鹽鐵會議的翻版?1996年召開國家發展會議,表面上是要研議憲政改革、經濟發展及兩岸關係,但最後重頭戲卻是廢省,隨後2001年經濟發展諮詢會議(經發會)、2006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經續會)、2014年經貿國是會議,表面上都是要為台灣的未來找方向,但實際上則是各有政治盤算。試問,如今有誰還記得這些大會所達成的千項共識?
而這些大會又何曾提升了台灣的競爭力?總統蔡英文五月就職演說表示將接連召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司法國是會議,以讓每位退休者獲得公平的保障,並改善司法不被人民信任的困境。這幾個月先登場的是年金改革委員會,但會議進行迄今,仍毫無進展可言。無法改革 人民不信任會議沒進展的原因甚多,但主因仍在於過去政府開大會,經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失去了人們的信任。
因為,沒人知道政府高層葫蘆裡裝的是什麼,也沒人知道這次是真改革還是裝裝樣子,或者另有政治盤算?在這樣缺乏信任的基礎上,開會只是形式,而結論通常是廢話,最後只達成政治盤算,而無法實現改革,從兩千年前的鹽鐵會議以來,莫不如此。
我們當然希望蔡總統這次的司法國是會議、年金改革國是會議能讓人耳目一新,但從近期年金改革委員會所提供的統計,模糊不清,語焉不詳看來,實在很難讓外界相信這是一場有別於鹽鐵會議的改革。惟今之計,政府應籌組「年金統計專案小組」把年金統計弄得清清楚楚,以贏得外界信任,如此年金改革或有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