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爆發後,台灣歷經1100百多天,大眾運輸口罩令昨天終於解禁,「脫罩」首日,車廂內卻仍多為「口罩族」,旅客說:「感覺還不是拿下來的時候」,但對捷運站務員而言,免因勸導民眾而起衝突,確實鬆了一口氣,女性乘客也直言出門前得花夠多時間妝點打扮,顯示口罩禁令解除,民眾的乘車習慣、作息都得隨之調整。
我國2020年4月1日實施大眾運輸口罩禁令,已超過三個年頭,昨日起搭乘捷運、公車、火車、高鐵都不需戴口罩,雖然是新冠疫情至今的重大里程碑,但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在臉書發文,「今天出門有帶口罩的+1,沒戴口罩的-1」,留言大多是「+1」,顯示不少人仍得重新調整長期培養的戴口罩習慣。
台中市張先生受訪時說,他在捷運上默默拿下口罩試試看,但其他民眾都未拿下,「感覺怪怪的」,隨即又戴回去;在台北市等公車的張小姐,口罩戴得又密又緊,她強調雖知道口罩解禁,但拿下的時機為「看感覺與自我認知」,「現在『感覺』還不是拿下來的時候」,她說。
上班族李小姐觀察,仍有許多人戴口罩的原因包含習慣戴口罩及顧慮周遭人的觀感,她解釋,若僅自己未戴口罩,周邊的人有戴,許多人就會「投以關注眼神」,她評估短期內民眾還是會戴口罩。
在高鐵南港站未戴口罩購票的高姓女子則贊同政府讓人民擁有戴口罩的自主選擇權,「不戴口罩比較舒服」,不過她也表示,口罩解禁後,女生出門前可能要花夠多時間妝點打扮。
鬆口氣者還包括捷運站務人員。一名值班站長阿偉(化名)受訪時說,過去三年來,常有旅客透過列車對講機反映其他旅客未戴口罩,勸導過程中可能引發衝突,還有乘客故意不戴口罩,以「運動頭巾」蓋住口鼻,經勸說時以他人「無權限制他的自由」為由反駁,讓站務員頭疼。
「解封雖是好事,但對兒童及家長來說,還不可完全放鬆」,林口長庚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幼童、早產兒,以及患有免疫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兒童,在出入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仍應戴上口罩,以降低感染風險,以免染疫後,惡化為重症。
吳昌騰強調,目前社區潛伏著腸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等,除腸病毒幼兒,最近經常收治因感染腺病毒而高燒不退的病童,家長需提高警覺,孩子外出時,最好還是幫忙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