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趙容萱/綜合報導
53歲李姓婦人罹患糖尿病13年,雖採飲食、運動及胰島素注射治療,餓了吃點麵包、餅乾、喝微糖飲料充饑,仍血糖控制不好。李婦在台中榮總經驗分享,她配戴連續血糖監測儀,清楚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數據,發現這種微糖飲食讓血糖會急速上升,經調整食物種類及分量,血糖下降,明顯改善不適。
李婦表示,她過去因血糖高低沒有造成明顯不適,因此一直未嚴格控制飲食,比如下午忙完工作覺得肚子餓,就會隨手拿麵包、餅乾吃甚至喝微糖飲料,誤以為微糖應該對血糖的影響不大。透過連續血糖監測,發現吃完這些東西以後,血糖會急速上升,才開始認真思考如何依照營養師的建議,飯後血糖有明顯的改善。
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易婷說明,傳統血糖測量需要在指尖扎針取1滴血,再用血糖機試紙測血糖,但僅能提供單一時間點的血糖值。患者若想了解進食、注射胰島素及運動前後的血糖變化需多次扎針測量,除造成疼痛,也難提供連續的血糖數值,還可能因試紙保存與技術操作不當等造成誤差。
蔡易婷說明,連續血糖監測是皮膚貼上葡萄糖感應貼片,每隔5至15分鐘呈現皮下組織間液裡的葡萄糖數值,提供24小時的連續監測,數值傳輸到智慧型手機上,有助於即時調整飲食、胰島素劑量,精準控糖,建議使用在曾發生嚴重低血糖或不自覺低血糖者,有夜間低血糖的情形,糖化血色素控制不佳,妊娠糖尿病人或懷孕的糖尿病人。
蔡易婷指出,依據健保署規範,包括第一型糖尿病(領有重大傷病證明)、新生兒糖尿病,或因胰臟切除術後所致糖尿病個案,以及第二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接受胰島素注射者,可有條件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