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峰/桃園報導
因設備老舊,復興鄉歷史文化館歷經八個月整修一日重啟,新設的常設展共有廿七項展區,輔以影音等數位新科技,向民眾述說泰雅原鄉「復興鄉」三百餘年的歷史變遷,周二至周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開放。
復興鄉歷史文化館展出泰雅文物,道盡復興發展史,鄉長林信義歡迎民眾前來參觀。(圖/楊明峰攝)
鄉長林信義說,復興鄉歷史文化館是從舊公所改建而成,歷史超過一甲子,由於屋齡老舊,遇雨常有漏水情形,公所自籌八百萬整修,並請到台大人類學系教授謝世忠,策畫新展區,利用Q版原住民大頭貼、拼圖等互動影音,讓民眾瞭解復興三百餘年的發展史。
常設展名為「自前後山縱走時光:從KmButa Krahu的抵達開始」,規畫史前史、民族史、工業史等廿七項目,每種歷史被濃縮為三百字,精練述說復興歷史的變遷。
謝世忠表示,傳說中,KmButa Krahu是泰雅頭目,帶領族人抵抗他族於復興定居,被視為首位到復興鄉落地生根的泰雅族人。除廿七史外,展區還規畫「泰雅族在復興鄉」、「台灣原住民五百年」、「世界原住民五百年」等,介紹不同地區原住民,面臨世界變遷事件時的重大改變。
謝世忠說,這次是以在地觀點,介紹復興鄉歷史,以原民思維讓外人對復興更深入認識,預告將規畫石門水庫展區,計畫讓民眾瞭解設立石門水庫,對復興鄉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