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連上廁所都要帶著手機,常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小號小滑、大號大滑,小心痔瘡上身。醫師表示,久坐會讓肛門附近的靜脈叢充血擴大,形成「痔瘡」,若乾燥的便便排出過程中,又摩擦到就會發生痔瘡流血、疼痛等不適症狀。要預防痔瘡發生,日常飲食注意清淡外,也要避免上廁所一、兩個小時的習慣。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臨床觀察大約45%健檢民眾有程度不一的「痔瘡問題」,罹患痔瘡並非男性較多,男、女罹患痔瘡的比例差不多,但其中不同的是,年輕女性痔瘡多因便祕導致痔瘡更惡化,有生育經驗的女性,則多因懷孕影響下腹的靜脈血液回流引發痔瘡。
久坐的人容易罹患痔瘡,饒樹文說,門診中的痔瘡病患確實大多有久坐習慣,原因在於痔瘡是肛門附近的靜脈叢充血擴大,乾燥的便便在排出的過程中,摩擦肛門附近腫脹的靜脈,引發靜脈出血、疼痛等不適症狀。尤其不少人上廁所會花一、二個小時的時間,坐在馬桶上,經常無可避免的讓肛門附近靜脈回流不佳,痔瘡變得更嚴重。
痔瘡依嚴重程度可分為四級,饒樹文指出,第一級痔瘡會有出血現象;第二級除了出血,還會有脫肛現象,只是脫出的腸段可再行縮回;第三級痔瘡是出血、脫肛,但脫出腸段得靠手推回;第四級痔瘡則是脫肛嚴重,推也推不回或稍一推回、走路卻又掉下。
要改善痔瘡,得從日常生活著手。饒樹文建議,避免便祕、熬夜、喝酒或吃辣椒,飲食盡量清淡,注意良好排便習慣的建立,應集中注意力,速戰速決,都有助於避免痔瘡的發生及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