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
對全球許多人來說,把棉花棒戳鼻孔或喉嚨來進行快篩,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環。但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兩年後,一些國家公衛官員開始反思,對控制疫情而言,反覆進行大規模的篩檢是否真的利大於弊,尤其是考量到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路透報導,丹麥很早就成為全球篩檢最為普及的國家之一,但如今該國立法委員正要求進行深入研究,以檢視這項政策是否有效。
專家指出,由於當前主要流行病毒株是症狀相對輕微的Omicron病毒,加上疫苗日益普及、有效的治療方式愈來愈多,各國政府應考慮施行更好的政策,例如人口抽樣篩檢。
事實上,世衛組織(WHO)的防疫指引,從未建議對無症狀者進行大規模的普篩(這就是中國大陸正在做的事),原因是涉及的成本和缺乏數據佐證其有效性。
丹麥最後的確診數和染疫死亡率,和其他篩檢規模較小的國家相近。過去兩年,人口580萬的丹麥,進行了超過1.27億次快篩和PCR檢測,全都是免費提供。根據丹麥關鍵物資供應局的資料,丹麥為此花費超過160億丹麥克朗(約23.6億美元)。
根據Our World in Data,人口規模相近、又是丹麥鄰國的挪威,卻只進行1,100萬次PCR檢測,而人口將近多一倍的瑞典,則完成1,800萬次PCR。
其他專家和丹麥政府則認為普篩可以減少感染率、有助民眾回歸社會、提振經濟,並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一份去年發布的丹麥研究也指出,篩檢計畫和後續隔離確診者,有助減少多達25%的感染率。
但也有專家質疑這個估計值,例如布里斯托醫學院資深助理教授Angela Raffle說:「這類說法像是(普篩)有助控制疫情、可降低90%感染率,但並非如此。」
至於為何篩檢並未產生更大的效益,目前有幾種可能的解釋,包含篩檢目標好高騖遠,以及篩檢結果並非絕對正確。此外,許多人篩檢呈陽性後,卻未落實隔離措施。在Omicron疫情爆發前,英國醫學期刊上一篇評論發現,僅42.5%的個案,在隔離期間完全乖乖待在家。
然而,部分官員說,若過度緊縮篩檢規模,恐讓不少確診病例成為黑數,任由新冠病毒不斷變異。例如,麥基爾大學全球衛生教授Madhu Pai說:「在某些情況下,政治人物已決定『向前看』,於是放寬所有公衛措施,故意縮減新冠篩檢的規模、或難以取得。這會造成災難性後果,因為若出現更危險的變種病毒,我們將完全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