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9681

北市日據戶口名簿 灣生、陸客尋根之鑰

#地方 #戶口名簿 #日據時期 #裹小腳 #鴉片 #童養媳 #灣生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

北市府民政局保存五千八百多冊日據時期戶口名簿,數量冠全國。翻開這些百餘年歷史的戶口名簿,內容記載詳實,連吸食鴉片、解開裹小腳、童養媳都有註記,這些史料也成為「灣生」或老兵後代來台尋根的第一站。

八十五歲的灣生奶奶家倉多惠子,父親是日據時期總督府職員,她北一女畢業後,因台灣光復被迫遣返日本,多年來難忘出生地,但在日本的戶籍資料只有薄薄兩頁,在台生活成為生命中的一段空白。

家倉去年隨「灣生回家」電影劇組返台尋根,在大安區戶政事務所幫忙下調閱家族的戶籍謄本,看著寫上父母姓名的毛筆字跡,家倉掩面哽咽地和戶所人員說,終於領到出生戶籍謄本,把人生遺失的部分填補起來,她向天上的父親說:「爸爸,我回台灣了。」

類似故事近幾年不斷上演,戶籍行政科辦事員莊麗花說,日本人以毛筆謄寫資料,泛黃的紙張滿是歲月痕跡,除註記省籍,還記載該戶成員是否吸食鴉片;早年常見的裹小腳「纏足」一欄,則寫下是否纏足或已「解」;姓名旁若記錄「媳婦仔」,就知該女是童養媳。

莊麗花說,當年台灣人教育程度不普及,從名字就略知一二。許多人以「闊嘴」、「豬」、「憨」等字隨意取名,而「查某」、「罔氏」是當時的「菜市場名」,和現在的「怡君」、「雅婷」等普遍程度不相上下。

民政局科長洪進達表示,從戶口調查簿也可看出當時人口聚集狀況,日據時期的大同區最熱鬧,其次為萬華區、中正區,現在寸土寸金的信義區竟連一戶也沒有。原因是信義區人口少,戶籍資料多併入松山區。

洪進達說,雖然戶役政資料已在一九九七年全面電子化,但這些珍貴史料仍須永久保存,民政局超過五十一萬戶的史料分別保存在局內和各區公所;民眾若想尋根或找尋失散已久的親人,也可持身分證到任一戶所申請調閱直系親屬的日據時期戶口名簿掃描檔,循毛筆字跡遙想先人的生活情景。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