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屏東縣自民國97年起展開地籍清查,發現自日據時代以來總計有7萬3290筆土地地籍登記不全,如果公告一年無人登記,縣府可辦理標售,兩次標售不成,土地就會變成國有,縣府呼籲當事人把握時效,維護財產權益。根據縣府清查,早年地籍登記有諸多不全,有老農只拿到「荖藤12隴」的證明就耕作一輩子,最後才發現土地不是自己的,直呼太冤枉。
根據縣府地政處統計,這些待清查的土地多半是神明會、日據時時期會社或組合、姓名或住址記載不全、權利主體不明等4類,目前縣府完成地籍清理的土地已有6萬多筆,完成率86.94%,其中有140筆土地已完成標售,261筆已登記為國有,換算金額高達6億4千多萬元,權利人可按標售價金領取,但目前只有1億5千多萬元有人領取,仍有7成沒人領,縣府分析,有些土地因為產權太複雜歷經半世紀都無法釐清,還有的土地過去買賣只有地上權,使用人無法有效證明所有權,才導致權益受損。
屏東縣自民國97年起展開地籍清查,發現自日據時代以來總計有7萬3290筆土地地籍登記不全。
地政處就曾清查發現有老農在自家耕地務農一輩子,後來才發現唯一能證明土地所有權的只有一張「荖藤12隴」的字據,以早年耕作物的面積來代表可使用的範圍,最後老農必須再花錢買回土地,才算真正擁有土地,讓老農直呼太冤枉。
另外,縣府也曾在佳冬鄉清查到一筆廟產土地,價值9千多萬元,縣府連續標售2次都流標,後來才有廟方出來主張權利。縣府說,目前仍有76.78%的標售價錢沒有人領,相關權利人應把握10年可領款期限,以維護財產權益。
地政處表示,目前縣府仍在持續清查中,如果民眾有收到相關地籍清理資訊,可逕向地政事務所或地政處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