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克倫/採訪報導
共享經濟是近年大陸熱門詞彙,繼共享單車興起後,現又冒出「共享充電寶」新模式,今年三月初迄今,已有五家共享充電寶(行動電源)企業宣布獲得融資,總金額約十億元人民幣,折合約四十五億新台幣。
共享充電寶機器(每日經濟新聞)
行動電源也可「共享」並成為生意,頗超乎台灣民眾的想像。其概念在於,一是現智慧型手機的耗電量高,租借充電寶有市場潛力;二是體積小、比共用單車易管理;三是當使用量出來後,「用戶數」可轉化為新商機。
至於使用方式,共用充電寶借取流程分四步驟:掃碼、註冊、付款、借出。租借流程不到三分鐘,因充電寶內建GPS定位,歸還時可在平台尋找最近的租借補給站;付費採用掃條碼方式,推廣期前一小時免費,此後每小時一元人民幣。
就市場產品類型看,可分實體充電寶和租賃櫃。前者是從機器端連線充電,業者以小電為代表;後者是租賃櫃固定,有可攜走的實體行動電源,業界以來電、街電為代表。目前在各大商場、機場或火車站,已可看到實體產品。
共享充電寶能否有商機,現仍待觀察。從燒錢推廣的成本看,行動電源要比單車便宜,且所需場地面積小;然而「快速充電」技術已是各大手機標準配備,加上充電寶越做越精緻,共享行動電源的市場、不無疑問。
但有業界人士認為,廣告是共享充電寶可發揮的空間,最重要者,網上入口端多已被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BAT)把持,新的線下入口端(充電寶用戶需註冊)可累積用戶,而掌握用戶、才是網路經濟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