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新聞透視
台灣連續8個多月未出現本土個案之際,突然爆出近日感染的浙江台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定調為境外移入,但不排除本土感染,需做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隔日,指揮中心坦言無法分析,並以台商防疫旅館沒其他確診者為由,強化境外感染可能性。再隔日又改口,說旅館有德國籍個案住過,連日說法變變變。
歷經2003年SARS的教訓,指揮中心面對新冠肺炎,主張的是資訊公開透明,只要有個案出現,哪怕只有1例,也會由發言人出面說明最新進度。快速的資訊揭露,成為國人面對未知疫情的定心丸,卻也衍生了未調查清楚前就草率定調的毛病。
指揮中心連日說法變變變,恐成秋冬防疫的最大罩門。圖為桃園機場入境管制區內,一群剛下機的菲籍移工準備通關入境。(范揚光攝)
數月前爆發的敦睦艦隊群聚,指揮中心第一時間把感染源推給零確診的帛琉,說當地可能有黑數,隨後遭到帛琉抗議。經海軍血清檢測後,得知船上已有好幾波感染,才改定調為本土個案,還帛琉清白。
也許是敦睦艦隊事件的教訓,此次面對居家檢疫第12天發病、病毒量高的浙江台商,指揮中心並未一開始就把話說死,否認本土感染的可能性。然而與敦睦艦隊事件類似的是,指揮中心仍傾向於把個案導向境外移入。
一向高舉公開透明、講求科學實證的指揮中心,面對可能的本土個案,未釐清前就先導向境外感染,萬一如同敦睦艦隊事件一樣,事後的結果與原先的主張不同,豈不讓民眾對自己的信賴打了折扣,毀了定心丸的作用?這樣的心態,恐成秋冬防疫的最大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