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裕/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日前內政部拋出老屋交易應附結構安全檢查證明之建議,引發各界譁然及民代砲轟,使得行政院及內政部等緊急滅火,陸續出面說明該芻議僅為構想。
老屋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此建議立意良善,類似前朝內政部長李鴻源所提之「防災型都更」,雖有風險管理精神,卻得不到社會支持,原因均是在配套措施不足下,類似的提案應只能以鼓勵性質或補助為之,儘量降低災害之發生機率及生命財產之損失程度,然要全面實施,兩提案在市場的接受度及財政考量下,恐怕都不容易過關。
此類議題,每每在重大災害發生後,引起熱烈討論,然在亡羊補牢的制度尚未落實前,社會大眾就隨時間集體失憶了。猶記得九二一地震及今年春節前南台地震所致維冠大樓倒塌後,媒體上熱烈討論防災方法及逃難步驟,終究未能具體轉化為政策,殊為可惜。爾後若僅能在災後重複著媒體的播報及捐款帳戶的公布,鼓勵在屋倒人亡後的財務救濟或社會善行,即失去政府在防災需求或公共風險管理的所能扮演的角色。因此積極尋求降低災害發生機率及損害程度,同時考量社會共識及財政能量,才是圓滿的解決方案。
在財務學上有一必修的領域「資訊不對稱」,意指買賣雙方對交易標的資訊的掌握程度不一時,擁有資訊者即可能藉其優勢控制價格。而當買方對欲購買的標的資訊不充分前,也會怕「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現象而大舉殺價或甚至拒買。「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在不動產交易尤為常見,舉凡漏水、海砂屋或凶宅等隱藏的問題導致糾紛等不勝枚舉,因此充分的資訊揭露不僅可減少交易糾紛,更可藉市場機制因需求增加而提高標的價格。
在風險管理的步驟中,首先為認知或預期可能面臨的風險,其次為降低風險的程度,最後才是以避險工具(如買保險或衍生性商品)進行避險。台灣位處地震帶,所有的房屋都隨時處於震災的風險;因此第二步驟即為如何降低震災對全民的傷亡及財產損失,同時在房屋交易時藉提高資訊的透明度以保障雙方及減少糾紛,可為未來修法方向參考。
而這次提出的「老屋健檢」芻議,若能改為選修,輔以配套完整的獎勵或補助方案,或許能翻轉為大眾支持,進而加速骨質疏鬆建物的結構補強或改建,達到政府防災及降低風險的目的,當是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