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文瑄/新北報導
淡江大學建築系40名學生暑假走出校園,協助淡水居民改造3處空間,不僅將閒置豬舍改為果林休憩平台,也在「田中央」地區增設文化地標,總花費卻只要15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能社區改造王」。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在「田中央」地區增設地標,以角鋼呈現「竹林」,象徵屹立不搖的精神。(謝文瑄攝)
淡江大學建築系主任黃瑞茂長期關注北海岸大小事,他時常帶領學生與居民互動,多年來已協助石門國小製作樹屋、幫淡水國小設計「積木校門」,還在淡水竹圍進行樹梅坑溪的藝術展演等。
黃瑞茂近年發現,大屯山火山爆發熔漿是淡海地區農業耕種的沃土,曾孕育一大片農田,然隨都市發展而普遍廢耕,農業人口嚴重凋零,致農村文化式微。
黃瑞茂6月底開設近1個月的「大屯山農村構築工作坊」課程,邀請系上1、2年級學生共40人,在「不砍1棵樹」的情況下,創造3個區塊共5個符合當地環境的作品。
有的學生重建社區的休憩棚架;有的拆除1座廢棄豬舍,重新打造成木製階梯式平台,供居民在檸檬樹、柚子樹等樹下聊天、睡午覺等;有的有感於「田中央」地區未來恐因發展淡海新市鎮而失去奇特地景,乾脆以10餘支角鋼設計「竹林」地標,象徵屹立不搖。
有的考量民眾在洲子灣沙灘散步,卻沒有任何樹蔭休憩空間,遂在黃槿樹下製作休憩平台。黃瑞茂說,盼學生學習「因地制宜」,建設與保存兩者絕對可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