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宜加/新北報導
三重區70歲老鞋匠郭成,從事製鞋業57年,他每天騎著三輪車改造的「行動式鞋店」,穿梭巷弄間販售「純手工鞋」,但鞋架上寫的不是價格,而是勸世警語,客人就算不買,只要能從字句中對人生有所感悟,就是一大功德。
做公德三重70歲老鞋匠郭成,從事手工鞋業57年,即使年事已高、生意不好,仍堅持每天騎著三輪車改造的「行動式鞋店」,穿梭巷弄間。(記者陳宜加/攝影)
郭成13歲時當鞋店學徒,習得一身製鞋工夫,後自立門戶,於三重公園街開設製鞋工廠;然因時代變遷,手工鞋市場萎縮、凋零,每月收入不到1萬5000元,難以支撐生計,民國76年被迫歇業,輾轉換過幾次工作。
82年,他決心回歸老本行,於溪尾街做起皮鞋生意。他發揮巧思,將鞋架裝設於三輪車上,設計3面開放式鞋架,打造獨特「行動式鞋店」,每天上午5時許出門,穿梭大街小巷間,賣鞋並替人修鞋,全年無休。
信仰一貫道的他,鞋架上寫的不是價格,而是以毛筆、硃砂寫下「知足天下第一富」、「心懷明珠勝房車」等字句。他說,即使顧客沒看上中意的鞋款,如能從字句中有所感悟,更有意義。
現在他年事已高,騎不動腳踏車,零星幫人修鞋,生意並不好,仍堅持每天開張,但即使生意再差,生活還是要過,盼自己能發揮一點點影響力,「不只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做功德」。
他表示,手工鞋合腳而強韌,比機械大量生產好,卻敵不過高科技化的現代,老鞋匠紛紛引退或轉行。他感嘆,手工製鞋沒有未來,20多年婉拒50多名位拜師學藝的人,但他將堅守崗位,「要做到做不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