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雅棠、邱宜君/台北報導
隨著每日確診人數達萬例,指揮中心不再公布足跡並簡化疫調,1日起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由確診個案主動回報密切接觸者資料。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上午發出7千多份簡訊,已有半數回報,但無法一兩天就達到減輕工作負擔的效果,未來系統成熟,勢必是可以減輕很多負擔,程序訊息也會更正確。
至於疫情何時達到高峰,陳時中表示,現在評估可能5月中下旬,但各種可能都有,視資料低、中、高推估作出相關因應計畫,也要掌握相關時程配套。另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社交距離APP已有908萬人下載。
陳時中表示,目前自主回報系統屬於半自動化系統,盼5月4日前後能進入更自動化系統,大量減輕負擔和提高正確性,因此呼籲民眾PCR檢測時電話一定要填寫正確,避免造成行政不必要負荷。對於未來更自動化的系統,陳時中表示,希望能直接開單,將人工化減到最低。
陳時中表示,現在正在系統轉換期,民眾可能會收到中央和地方的資料各一份,「兩份至少要填一份」,剩下就是行政人員後面的比對,未來地方的系統會慢慢轉為和中央同步。
陳時中說,有些民眾非同住者也填了一大串,「有特別親密關係才列,否則請列同住親友即可」;若同住但分樓層,沒有一起吃飯、上下班,也可以不用填。
不過疫情爆發,許多民眾塞往急診篩檢,外界關心哪些地區有加開篩檢站。陳時中表示,詳細在哪些地區有加開無法確認,但疫情人數多的新北確定有,可多多利用。急診因為現在業務繁重,醫院內部如何最佳安排人力,都很有經驗。
陳時中說,醫療是否崩潰還是要看病房整備、整體住院天數以及急性或緊急使用加護病房情形,門診也會監視。當指揮官一定要看全國數字,「我很認真在看報上來各類數字」,不論疫苗和快篩進貨、各地使用情形等很多報表要看,如何與相關單位適合分配都需要時間,也需要與各位同仁研判PCR檢測量能、確診病例趨勢變化,「數字不只是數字,還有背後意義」。
對於外界要求指揮官應到現場,陳時中表示,有空就會去看,有需要就會去走動。但他說,指揮中心存在的意義就是集中各方面資訊、情報據以分析討論,擬定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