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貽婷/台中報導
台中市西屯區公所自去年起,費時1年蒐集檔案、考證地方歷史,追溯300年前的西屯區風貌,即日起在區公所內展出,整理檔案期間也意外發現目前仍在公所任職的「最資深的工友」蔡素娥,以及日據時代後,突然消失的上牛埔子村緣由。
西屯區公所祕書室主任陳秀珍指出,西屯區代表台中市角逐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金檔獎,有別傳統僅整理紙本公文,認為歷年公文資料即「過去的歷史」都是檔案,在前區公所替代役男陳宗儒的協助下,考察300年來的西屯區變遷。
結果發現,西屯區最初為平埔族狩獵梅花鹿及賞楓的平野,清朝康熙年間屬目前嘉義縣地區的諸羅縣管轄,雍正年間畫入現今彰化縣,道光時因交通便利成為商業中心,日據時代區域畫分成為台中州大屯郡西屯庄,庄下有13小庄。
然而13小庄之一的上牛埔子在1945、台灣光復前夕突然消失,陳秀珍說,區公所向戶政查閱得知,上牛埔子當時僅2戶工廠宿舍登記在內,日據時期水湳機場擴建致庄面積縮小,推測最終因地狹人稀而併入現今的港尾里。另在展出資料中,西屯區公所最資深的工友蔡素娥出現在1974年檔案照片中,累積服務已41年,今年更獲頒市府績優工友。她笑稱,當年拍照時才18歲,現在已經當阿嬤,見證公務體系從保守變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