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宗祐/嘉義報導
因應鐵路高架化後空間轉型與都市縫合,嘉義市政府啟動嘉義大車站西側地區第1期都更計畫,昨天再對小澎湖、小副瀨、北港車頭地區辦說明會,有人提出老木屋是否保存等問題,且不少居民是弱勢,出席的議員希望市府統計弱勢戶數,提前規畫安置;市府表示,正了解意願中。
昨超過200多人參加在玄武真宮空地的說明會,市府都發處解釋,都更是地主成立更新會或委託建設公司來辦理,重建完成的建築物分回房地,屬立體式房地分配、地主自行決定要不要做,不是由政府來徵收補償。都發處表示,說明會後,只要揪到10人以上,市府會再舉辦小型座談,進一步溝通。
有居民疑惑要多少人、多少戶才能進行都更,市府指出,自辦都更至少要7人以上,除了都更,危老重建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只要面積、人數都達到門檻,就可以先行都更,不必等到其他人都同意再一起辦理,市府會先了解民眾都更意願,再決定要採取公辦或自辦。
另名居民提出,周邊道路都還沒有拓寬計畫,是否也有相關獎勵容積率方式?市府表示,目前偏向改採其他道路系統,而嘉市土地造價比不上大都會,因此容積率的獎勵方式機率不高。
居民問,區域內的木造舊屋能否保留?市府回應,不只舊木屋、連廟宇都會評估,如果需要保留將與相關單位研討。
市府都發處長許懷群說,有部分居民沒有所有權或其他因素需要安置,會爭取專案方式入住社宅,但須先了解意願,籲8月底前繳回都更意願及需求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