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93

性騷事件連環爆 精神醫:難用性格區分出加害人

#MeToo #性騷擾 #女性 #受害者 #精神科醫師 #地方 #政策
聯合報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
 
台灣掀起MeToo潮,性騷擾受害者逐漸站出來為痛陳自身經歷。性騷擾從來都不是被害者自己的事,加害者是如何被養成都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精神科醫師表示,性騷擾加害者常具有「自負」性格,不懂得尊重他人身體界線;但也毋須將特定人格特質歸類成潛在犯罪者,應鼓勵在人際互動中,把自己的界線說清楚。
 
性騷擾事件中的受害者承受相當大的心理壓力,但要如何長出勇氣走出陰霾,需要很漫長的自我陪伴,人人也都可能成為陪伴、傾聽者。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傾聽受害者陳述時,不要責怪受害者,同時避免冷漠的詞語、詰問,適時提供轉介法律、醫療資源,讓專業的資源能夠介入。
楊聰財表示,傾聽受害者陳述時,不要責怪受害者,同時避免冷漠的詞語、詰問。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國卡迪夫大學心理學院去年完成一份研究報告,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戴上口罩後都被認為看起來更好看。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葉啟斌表示,轉介資源給被害人時,可能會因為擔心被貼上標籤而抗拒,這時可以先從對方可以接受的理由開始引導,比方說從失眠、緊張、焦慮、胸悶、心悸等角度,來建議被害者前往身心科就診,避免專有名詞讓對方無法接受,產生排拒心理。
 
「加害人常常展現出自負的心理。」楊聰財表示,許多人以為口開黃腔也無所謂,就變本加厲進行不當的肢體接觸,不懂得尊重身體界線,也不懂得尊重人;但也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是喜歡在公共運輸上碰觸他人敏感身體部位,屬於碰觸癖,已屬違反刑法強制罪。
 
不過,葉啟斌則說,無法從人格特質來歸類出潛在犯罪者,許多特質無法從外在條件判別;加害者有時是自小未建立起好的人際互動規範,往往迅速就判定兩人關係的親疏,造成誤判。人際關係是需要「時間」來建立互信基礎,應是「循序漸進」。
 
葉啟斌也說,社會教育可以鼓勵每個人去判斷人際互動之間的狀態,同時也要鼓勵向對方清楚表達,避免模糊曖昧的空間,訓練說不的勇氣。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