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位在政大旁的小坑溪發源於二格山系,北市府大地處多年來以自然工法整治有成,除了是一條親水設計的溪流,也成為極適合昆蟲、蛙類等生物棲息的環境。為維護小坑溪珍貴的生態資源,當地政大里長王德瑾提出希望「封溪護魚」,大地處已同意近期邀請專家進行生態評估。
小坑溪畔沿線植生豐富,居民希望「封溪護魚」,發展多樣性生態。(截取自北市府大地處)
王德瑾表示,大地處歷年投入經費整治小坑溪,居民也常發現溪裡有魚蝦、周遭有鳥類蹤跡,甚至還看過螃蟹。她說,為保護物種不受干擾,好好棲息繁衍,希望與大地處合作推動「封溪護魚」,利用封溪的幾年時間,讓物種好好棲息繁衍,進而把小坑溪變成適合發展環境教育場域。
小坑溪除具防洪功能,沿著溪畔打造的「小坑溪親水文學步道」,更是全國第一條「親水文學步道」。每面生態解說牌都結合古詩辭賦,例如在櫻花樹下的解說牌,就以白居易「元家花」一詩中的「小園新種紅櫻樹」入景。
在欒樹下的解說牌,則加上范仲淹所作的「蘇幕遮」,其中的「碧雲天,黃葉地」,在金黃色欒樹花開時特別契合。
為推動「封溪護魚」,市府將先邀專家進行生態評估,再舉行公聽會邀當地居民表達意見,再將相關資料送市府產發局審查,未來也將結合社區居民成立溪溝巡守隊,共同維護小坑溪的生態資源。
居民指出,小坑溪溪水清澈,並有固床工、跌水工、魚梯、魚巢及親水平台,若能順利推動「封溪護魚」,有助小坑溪溪溝生態更豐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