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71歲的李秉圭是文化部認證的「鑿花」、「傳統木雕」保存技術者雙國寶,他出身木雕世家,家族至他是第五代從事木作、木雕,鹿港龍山寺、天后宮多出於李家之手。文資局啟動「文資傳匠工坊」盼透過老師傅經驗,傳承保存重要手工技術。
文資處「文資傳匠工坊」昨天揭牌,邀請超過200年歷史的梨春園北管樂團、「重要鑿花」、「傳統木雕」保存技術者雙國寶李秉圭。第一場特展就是「無我境界:鑿花修復技術展」,現場有一座雲林鰲峯宮神轎,是民國37年由李秉圭的父親完成,3年前委託李秉圭再修復,展期至9月30日。
雲林鰲峯宮神轎是李秉圭父親的作品,3年前文化部認證「重要鑿花」、「傳統木雕」的雙國寶李秉圭親手修復。 記者喻文玟/攝影
李秉圭說,家族傳承他是第五代,現在兒子也接棒學習,父親完成「鰲峯宮神轎」他還沒出生,能修復爸爸的作品,別具意義。他說,特展取名「無我境界」是文資修復的精神,「無我」是文資還原作品原始的樣貌,「不是文創」。
李秉圭說,早期學技術都是師徒制、口耳相傳,現在科技進步,網路可以蒐集到很多歷史資料;但技法的訓練還需靠自己練習、鑽研,想學好一技之長,不是等師傅提出要求,「要追著學問做功課」。
這一座雲林鰲峯宮神轎由樟木、檜木打造,李秉圭修復後,有不同顏色的色差,他說,這做神轎父親至少花2年完成,觀眾欣賞可以看結構設計、造形、工法,一件作品也可看出師傅的個性,這件作品「沒有火氣」,溫厚、扎實、細緻、不慍。
文資局表示,「傳匠工坊」首次研習課程是「重要大木作技術」,由許漢珍司阜「傳統大木作」核心課程的傳習,「司阜」是對具特殊工藝的匠師尊稱,他是台灣傳統大木司阜第三代,全台現存少數具備寺廟設計、繪圖及落篙能力的大木司阜。
許漢珍也捐贈過去使用的工具、繪製的圖稿等給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典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