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
目前在台灣開發陸域或離岸風場,都面對民眾抗爭,影響開發進度。若要加速風電開發,需要設法創造一個業者與居民雙贏的環境。德國風電能源技術服務公司(SolVent)台灣分公司維修經理黎森指出,採用社區風場(community wind farms)模式,讓民眾能分享開發利益,是歐洲成功推展風電的主因。
黎森說明,社區風場有多種形式,其核心就是讓鄰近風場的社區居民可以入股,並獲得財務回饋,「社區可以獲益,對風場的接受度就會增加」。在德國,參與社區風場投資的民眾,每年的報酬率可達8%。丹麥珊索島(Samsoe)居民從排拒到擁抱風電,是成功綠色轉型典範。
原本依賴本島燃煤電廠的珊索,現在靠著21座陸域及離岸大型風機,不但供應島上100%用電,還可售電其他地區。為推展減碳,丹麥政府1997年舉辦再生能源社區競賽,目標是以本地再生能源取代傳統能源。丹麥政府同意分10年提供約9000萬美元的補助,也要求珊索市府提相對經費。
多數務農維生的珊索居民起初對再生能源島計畫興趣缺缺,推動者透過公民討論會議改變民眾想法。珊索能源學院主任何曼森(Soren Hermansen)回顧,當時就是跟居民聚會、聚會、再聚會,舉行了數百場聚會,而珊索人口僅約4000人。珊索市讓民眾共同參與再生能源計畫,包括投資風場開發。
島上11座陸域風機中,當地農民擁有9座,另外2座由當地協會投資;風機的股權分散為5400股,由450人持有。另外,10座離岸風電中,半數由索珊市政府投資。何曼森表示,索珊居民對發電風車的態度已由「別在我家後院」轉變為「可在我家後院」,因為「當你是股東之一,風吹時能賺錢,風車就會更美麗。」
當地一位投資風機的酪農聲稱,風況良好時,風力發電單日就能幫他賺進2500美元。主事者領導力、社區參與、居民及地方政府入股,與丹麥政府訂定足以吸引投資者的躉購費率,是珊索能源轉型成功的關鍵。中鋼風電事業發展委員會主委王茂濱指出,台灣開發離岸風電進度不如預期的原因,包括躉購費率偏低及漁業權協商不易。
電力收入是風場投資成敗關鍵,但政府訂定的費率未充分反應台灣缺乏風電基礎設施、地震頻繁等重大風險。另外,各地漁民要求的漁業權補償都不一樣,要有一個標準」。依政府訂的躉購費率,離岸風電每度5.74元,陸域2.8元。上緯公司董事長蔡朝陽抱怨,公司投資2部示範離岸風機,「20年現金流是負的,無法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