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台北報導
「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提出建言,應提高補充保費向富人加收健保費,民團認為,不能因收取對象是有錢人,就忽視公平正義,現行保費計算方式仍有不公之處,賺一樣多,保費差很大,且一些人也會「拆單」計算補充保費,家戶總所得制才是解決公平問題的解方。早在民國90幾年,就已有家戶總所得草案送立院,朝野好不容易取得共識,卻遭推翻。蔡總統上任時原承諾要推,但8年過去,政見跳票,民團呼籲賴政府「走大路」,重新推動家戶總所得制。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現行保費計算方式並不公平,同賺新台幣的台灣人,卻因身分、所得類別和眷口數不同,賺一樣多,保費差很大。而補充保費採「就源扣繳」,沒有年度結算,一些民眾也會「拆單」處理,只要低於一定金額,就不必繳費。
家戶總所得的概念,是每月從薪水扣出保費,年底將家戶當年的利息、股利等收入共同結算,多退少補。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健保改革的「處方」,在李明亮擔任衛生署長時期就已擬好,一切的解答都在「二代健保」的計畫中。當時耗費了3年時間,多達100多名各領域的佼佼者共同擬定,在扁政府時期完成,但如今民進黨執政,卻將改革內容束之高閣。
滕西華認為,與其調整補充保費不如「走大路」,重新推動家戶總所得制。至於政府負擔36%保險經費,因將國軍、駐外人員、低收等保費補助都算入,等同未實際給滿,亦有必要檢視;她向政府喊話,若真要推動健保改革,建議內閣應開「健保讀書會」,好好釐清「二代健保」是怎麼回事。